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057.买房
    时间指向1997年的八月,热,闷热。门市部除了餐饮,还提供了便民服务——大碗茶。便宜的茶叶放十来片丢进茶壶里煮。水开了就倒进桶里凉着。然后喝一碗,一毛钱。

    这是个不赚钱的业务,家里也讨论过。这时候要感谢耶稣。圣经的教义让家里大部分人从心里接受这个便民的做法。

    不过,银行里攒了快二十万的钱。如果不花出去,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都会付诸流水。

    这笔钱用来做什么好呢?

    那时很多人会想到做生意,不过,家里已经在做生意了。而投资,怎样省事儿,还赚钱呢?恕我直言,我的经济头脑也就只能做到买房了。其实我很想去帮助马云,但是,我技术还不行,而且,我也联系不上他,茫茫人海,谈何容易。

    所以,还是乖乖的去买房吧。翠园四区的房价涨到2八00元/平米了,那么一套房子是要接近1八万了,家里做饭店差不多挣了十二万,父亲的赔偿金减去各种开销,差不多省了十五万,这样一算,再加上装修,应该是能剩下八九万。三十年后翻三十倍,这买卖能做。

    说来也巧,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一楼被认为是风水差,被几层楼压着,人会觉得压抑,发不了财。真是愚昧无知啊!我当然懒得计较了。毕竟,用现在的观点,在商品房普遍是六层的情况下,一楼反而是最好的。因为实际有效面积大而且可以拿来做小本生意。

    母亲问我为什么要买市区的房子(其实那时候翠苑小区还是很郊区的,只不过我们三墩更是郊区之外十万八千里,连杭州的乡下都算不上),我告诉母亲,这房子我们自己不用住,买来给那些租房子的人住,这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

    可是,1997年,人均工资才600,市区有700,那房租才多少?300最多了。不过,那时房屋装修成本和维护成本也低。毕竟,这个投资的要素在于地段,现在计较利润是没意思的,只要保证收支平衡,剩下的,都好说。

    毕竟,那可是一张床六十块的年代啊!

    一切手续办完,我突然想起来可以玩按揭,用饭店供三套房子,那收益瞬间就翻三倍了。毕竟这可是20首付的年代啊!

    这真是一个愉快的决定呀!

    不过,这贷款利率也够呛!5年利率是1242x09=1117八……这种利率去还30年,相当于一栋房子卖给你。却要用30年去交335栋房子的钱……虽然说未来,这房子能翻一百倍,不过现在可能……按计算器算了一下,一个房子月供就要2000多,三个房子简直……

    算了,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毕竟1997年的贷款利率简直有毒。算了,还是乖乖的全款买一套吧。现在的资金产出还不够玩滚雪球的游戏,我得继续忍耐。

    最后,花了十七万,翠苑四区第一排靠小区围栏的一间房拿下了。我们和“你爱你家”签下合同,房子免费给他们运营一年,他们要把房子装修成三室一厅一卫一厨,并配上床,衣柜,电扇,盥洗台等家具家电。此后的三年,都交给他们出租。我们则收取每月五十元的租金。三年后,可以续签,也可以终止合同。但家具家电等等都留给我。

    其实这个套路那时还是比较新潮的。我看的比他们远。这每个月五十块……没事,四年之后……

    在我妈眼里,买下房子却不去住,还让别人住,还这么便宜,她有一种想抽我的冲动,尤其是这还是父亲的命钱。她觉得我对不上父亲,回到家就在房间里气的掉眼泪。

    我不能告诉她,她的儿子来自未来,也许一般人会说,她是我妈,为啥不能说?

    我本身存在于此,就是对世界的时间轴的破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