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管家看着秋日挖出来婴儿手臂粗的红薯,乐呵呵地给两个主子出主意,说是农家人冬日里烤红薯最是有滋味。
林如海便动了心思,中午吃的午饭还没消化呢,就兴冲冲地拉着颜华要生火烤红薯。
夫妻两自信满满,不肯人帮忙,最后灰头土脸地烤了几个黑不溜秋的东西,到底是自己的劳动果实,放以往看都不看一眼的吃食,两人都满心欢喜,万分珍惜地将能吃的都吃了。
吃得满嘴是黑炭,林如海温柔地要帮颜华擦嘴,结果越擦越脏,擦了个满脸花,气得颜华重重捶了他一通,又忍不住大笑。
母亲去世的悲伤,孩儿意外离开的痛苦,似乎在这一日日愈加开怀的笑声中慢慢淡了,而曾经诗情画意的夫妻之情,似乎在彼此见证对方糗事、共同经历失败中多了生活气息与情感牵连,开始水乳|交融。
颜华取笑他:“以后定要给孩子讲讲她父亲种的这些‘小东西’,让她看看父亲有多‘厉害’。”
林如海不以为然:“自然要讲,以后祭祖,我们就带上孩子再来住上几日,咱们这样的人家,也不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说这番话的时候,非常有一家之主的风范,如果忽略他满手黑炭,嘴角漆黑的话。
原本是打算第一年结庐而居,后两年便回到老宅的,但是自从开始了田园生活的模式,夫妻二人都觉得这样挺好,又打算连住三年。
老家还有林氏族人,但于林如海而言,都是十多年不见的陌生人,甚至从律法上说,同是姓林,和林如海也没有了亲属关系,如前世林如海去世,这些林姓之人也没有继承家产的权利,只能说“五百年前是一家”。
想起林家的处境,颜华便又思虑起以后的路来。只是子女缘分天注定,贾敏的这条路真的不好走。
直到有一日,一只饿得脱了形的土狗闯进了院门。
老嬷嬷可怜它,喂了些吃食,却不想,这狗竟然从此守在院门再不走,林如海和颜华进进出出,它便摇尾讨好,有什么风吹草动,便在门口汪汪叫,仿佛通了人性。
颜华将它领进了门,取了个名,叫“篱笆”,说它是他们草庐的活篱笆。
从此,草庐生活变成了夫妻二人,两位老仆,一条小土狗。
颜华从篱笆的知恩图报受了启发。
守孝第二年,颜华开始以林家老太太的名义做善事。
施粥、义诊、分发棉衣、造桥铺路、建造义学……林家家财几代积累,与其以后归入国库,不如如今救济贫寒百姓。
守孝结束时,整个姑苏都知道了林家夫妻是大善人。他们做善事是真的做到了实处,施粥,粥插筷子不倒;义诊,医药分文不取;棉衣,棉花厚厚实实;义学,先生真才实学;造桥铺路更是造福一方百姓。
虽然诚心做好事,颜华心中却也抱着一份希冀,有朝一日,哪怕这其中出一个有机遇又知恩之人,能暗中照料到时风雨飘零的林家一二,那也是好的。
三年转瞬而逝,林如海的任命很快下来,兰台寺大夫,任职京城。
而颜华,在守孝期间,夫妻抱守礼节三年之后,也将面对真正的夫妻生活,以及贾敏记忆中,最黑暗挣扎的十年京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