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31章 、裴李岗的石碾盘(上)
    1956年冬,河南省新郑县文物普查。至云湾大队裴李岗村,在村南一家窑洞的院墙上,发现一块红色的长约60公分,宽约30公分,厚约4公分像鞋底形的石头。正面有1—2公分深的触磨痕迹,背有左右对称的四个短足。墙缝中还塞着一个断了两截的石棒,长约40公分,直径约5公分。当中触磨有1—2公分的痕迹,形成两头粗,当中细的形体。

    这也属于一种基层考古。在院墙上发现这种形状的石头,不是这个家庭创造,而是在农田挖出来的,甚至有些人家把它当做洗衣板。在当时,没有引起考古学界的重视。

    1977年4月2日,裴李岗村村民李铁旦和村民们在村西南平整农田时,同样发现这样一块硬梆梆椭圆形鞋底形状石板。大约70公分长,30公分宽,厚约4公分,正面有1—2公分深的触磨痕迹,背面有左右对称的四个短足。石板旁边也有一个类似棒槌的石棒,两者都和1956年发现的大致一样。唯这个物件旁边的泥土里,还有几根已经料礓石化了的人骨,骨殖不是挖掘时碰坏,其原来的形状就支离破碎。当他把这些东西装进麻袋,辛辛苦苦送给县文化馆时。这一次不同于那一次,他可能没有想到,自己不经意间所做的一件小事,带出了二十世纪考古界一个重大发现。这块笨重石板的出现,把中国农业文明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他祖祖辈辈居住的这一个小山村,也会因为这块石板的突然发现而闻名于世。

    这就是二十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著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它们最具典型的实物,就是这个石碾盘,又叫石磨盘。1956年发现它时,没有被重视的原因,是将其一度归类于仰韶文化范围。这一次的重新发现,考古界一致认定属于一个新的文化遗存,即裴李岗文化。它距今8000年之上,比仰韶文化早1000多年。其文化内涵是仰韶文化之前的人类文明史,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一段空白,给进一步研究中华文明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上是指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继旧石器时代,或经过中石器时代过渡而来,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大约从距今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5000年至3000年不等。它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发明陶器;出现原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

    裴李岗的石碾盘,早期人类最典型的磨制石器!

    现在,把时光回到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先民们在制作这一生活用具时,曾经发生了什么?那几根残缺不全的石化人骨,他(她)是谁?是石碾盘这一伟大新石器的发明人吗?

    那是神农氏炎帝在阪泉之战后,带领几个氏族回南方的路上,引发的一件事。

    一路行来,靠缴获九黎氏的金器制作木筏渡过了黄河。

    阪泉之战,轩辕同意神农氏受降的条件,是放下武器。这是他天下无兵政治构想的开始。神农氏因为是战败方,没有资格讨价还价,只有无条件的服从。但许多人舍不得,有人照办,有人偷偷地藏了起来。比如刑天,就把他喜欢的金斧藏在背篓里带走,轩辕为不使炎帝难堪,也没有认真去搜查。

    这时他拿出来造筏,对有扈之死和神农氏不战而降,鼓着一肚子气。一边伐木一边发誓:“轩辕收了我们的金兵器,还不就是为了自己独霸。迟早有一天,我要拿这柄大斧砍掉他的头,征服天下。”

    没有人理睬他的话,都以为是发牢骚。

    赤松子说:“炎帝大人,我看你心情很好。没有因为被轩辕战败,驱逐到边远地方,而感到烦恼。

-->>(第1/10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