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两年多,京城看起来没什么不同,但是却又像是哪里都不一样,风尘仆仆地看着城门口的贾珠有些近乡情怯之感。在马车上安静地一路看着人,事,物。有熟悉的酒楼,有陌生的铺子,还有宁荣街。
没有提前告知家人自己的归期,在城门口与同窗们告别后,贾珠一路直奔荣宁街,现在就站在马车旁边,看着小厮敲响了侧门。
“大少爷回来了!”看门人探头一看外面,顿时喜得顾不上招呼,连忙跑进后院去报喜领赏钱。
贾珠无语地看着半开的门,让小厮以及一路上收下的随从去推开门,自行循着记忆中的线路往贾母的院子中走去。
还未走近,就听见一阵喧哗声从屋内往外面传来,其中就有着熟悉的母亲和大妹妹的声音。
“珠儿(哥哥)!你回来了。”母女二人快步向门口走去,院子外面相视,眼含激动的泪光。王夫人看着面前成熟了许多的贾珠,比离家之前高了,也瘦了。
“孩儿不孝,离家两年,未曾在膝下尽孝。”贾珠看着王夫人也是激动,心绪激荡之下,哭泣着向着母亲跪下。
此时,老太太坐不住了,打发鸳鸯出来,唤一行人都进去。
“是的呢,都进去吧,别在院子里跪着了。”元春擦拭了下眼睛,平复激动的心情,打断二人的话,招呼着哥哥和母亲进屋。
母子二人对看一眼,不再说别的。“老太太这两年里面可想你了,你这孩子只每月一封信,让老太太心里多放不下啊。”
贾珠心领神会地走到老太太面前,立马跪在踏板上,向老太太诉说着做孙子的思念之情,将一副不得已远游的孝子贤孙的样子摆得特别真切。祖孙二人抱头痛哭一场之后,贾珠让小厮们将自己带回来给老太太的各地特产送过来,又大略地讲了自己为荣国府的名声做了多少好事,结交了多少好友。贾母听得直呼,好孩子,真是有心了。
很少见到陌生人的宝玉一直呆在大丫鬟的怀里静静地吸着手指,看着贾珠发呆。在他出生之前几个月,贾珠正好出游,对他来说,贾珠完全就是一个陌生人。而且,小小年纪的宝玉,已经初初展露出只爱和年轻貌美小姑娘厮混的苗头了。对于同性,远观即可,不想接触。
一场大戏演完,贾母亲昵地让丫鬟将乖孩子宝玉抱过来,跟贾珠介绍,这是他同母的嫡亲弟弟,以后要好好相处,要友爱呵护他,他是荣国府兴盛的希望。
贾珠听着贾母的话,感觉有点不太对劲,老太太是不是太过于宠着这个弟弟了,一个两岁的孩童怎么就成了兴盛的希望了。但是刚刚进家门的他到也不好说什么,只一一应是,等回到二房去问王夫人这个母亲。
叙完话,贾母便让贾珠先回二房休整,待晚饭时再一家子骨肉亲香。
二房的人都告辞回去,说要好好准备,晚上帮珠哥儿接风洗尘。
回到二房,贾珠匆匆梳洗过后,便来到王夫人的院子里。只有母子三人相聚商谈。
还未下学的贾琪贾瑭两个哥儿都快过9岁生辰了,却依然没有贾珠当年的半分稳重,所幸有什么要事,王夫人便不与他们多说,防止藏不住话。
贾珠报喜不报忧,说着自己这两年中,爬过山川,走过边疆,与祖父当年的旧友叙过旧。到过江南,看过繁华似锦,秦淮烟雨,和师兄弟一起为百姓打抱过不平。去过东边的渔村小镇,也游览过北边的草原旷野。
元春在一旁听得心生向往,恨不得自己也能够亲眼看一看。但是,看看贾珠的面色,虽说只是寻常男子的肤色,但是在两年之前,他可是肤若白脂,比自己这个姑娘也不妨多让的。可想而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