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一章·闻孙郎之言,胜饮美酒
    虽有孙香的负气出走,但筵宴气氛并不减分毫,反而因孙策的到来变得更进一分,袁术一扬金尊:“此一杯,为伯符洗尘,诸君当满饮。”

    “诺。”众人以袖覆面,尽皆一饮而尽盏中酒。

    一盏过后,场边侍者连忙给诸人重新添满盏中酒。

    孙策端起新酒,忽然站起身来。众人之目光皆被其身影所摄。

    只见他面上笑容堆盈,举态恭谦,口出温言使人如沐春风:“不才孙策,有幸结识满堂英豪与此宴,高山流水亦起于萍水相逢,小子斗胆,借府君之酒而敬诸位前辈。”

    “乌程侯说的哪里的话?

    “少将军公侯之后,我等不及多也!”

    “孙郎太过自谦了。”

    虽然在座大多是些阿谀奉承之臣,但是阿谀奉承之人就不喜欢听别人奉承恭维了么?

    非也非也,人的心理是很奇妙的,如若在某一处失去了某些东西,那必然要在其他地方加倍得之。

    孙策一句屈己奉人之语,使其中不少人心中不由得对其生出一些好感,而且这些人基本上都以此为生,口才自然毫不逊色,纷纷开口回敬孙策起来。

    孙策当然不是有什么心理缺陷,喜欢受虐,而是他经过详尽思虑后,仔细考虑而得。

    袁术的垮台已成定势,而孙策要做的就是尽其可能,尽量完整的接受袁术的一切。

    此间谀奉之臣众多,其人虽然大多无甚政才武略,但是人人皆身居高位,不是领军之将,就是机要大臣。

    未来当这些人大难临头之际,四散奔命之时,大多会流入周边势力。

    孙策今日所留下之由头,皆是为了将来,当这些人选择新的效忠对象之时,能将自己加入其中,并提高自己在其心中的比重。

    这一切性格刚直不阿的前任自然是不会做,也不屑于做的。

    但是孙策却没有这样的精神洁癖。

    前世,作为一个常年混迹在较低社会层面的落魄演员,孙策体验过的屈辱远远甚于前任。

    在他的潜意识中,只有是否奏效的方法,没有干净与否的手段。

    经历曲阿三载磨练,在城外郊畔那座雨时漏雨,寒时露风的草庐内,他已经彻底完成了从一个普通人到一个权谋者的蜕变,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思想上的。

    他清楚的知道,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可能全部都由“好人”或是“忠臣”构成。

    他也明白,在不同的时期下不同的环境内,人的定义总是飘忽不定来回变动的。

    而现在那些对所属诸侯竭尽忠诚心智的良臣勇将们,换个角度来思考,又何尝不是大汉的贱逆之臣呢?

    不管是作奸犯科之贼、为非作歹之匪亦或是阿谀谄媚之臣,在孙策看来,只要不与孙策自身的野望所冲突,又能为其贡献自身的力量,使孙策愈加强大,其人上的些许标签而已,又何必理他。

    须知,汉高祖刘邦发迹之前,也不过是个无赖小人。

    而汉初之三杰,张良、萧何、韩信。未追随其前亦谈不上什么尊贵。

    一个为大秦通缉要犯,一个仅县衙低贱小吏,一个乃穷困潦倒之徒。

    在这个世界上,正义者往往并不一定会成功,但最后成功者则必是正义!

    这一点曹操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三出《求贤令》更是其中的代表。

    《求贤令》不问出身贵贱,不计德行操守,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即一律收用。

    此举大获成功,堪称为魏武之霸业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