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跟其他掌部阿哥一样,并没有其他多余的权利,但还是让不少人睡不着觉了。
理藩院那是什么地方,就因为老九不经同意出去了一趟,就让他掌理藩院?早知道他们也出去一趟,可说是那么说,真让他们没有旨意随便出京,他们心里还真犯嘀咕,不敢。何况别人玩过了的,自己就不能再玩了,掉价,还肯定不讨了皇上的好。
九爷一边往家走,一边心里也琢磨,跟别人比,他还觉得自己挺聪明的,可这到了皇阿玛跟前总觉得自己脑子不够使,他到现在还是蒙的,根本就不知道皇阿玛是什么意思。
皇阿玛单独招见,也没说别的,就是问了问他这一路上的见闻。九爷想着,说见闻好啊,左右都是外边的事,跟大清朝没什么关系,也不用担心说的不对了或是说了不该说的,于是他就当说故事一样的说了。后来,皇阿玛就摆摆手让自己回去,说是以后就去理藩院吧,那语气就跟说今儿中午吃什么一样,淡淡的,也听不出情绪来。
隔着窗户看着往外走的老九,康熙也陷入了沉思,儿子长进他自然高兴,但他又怕儿子太长进了。对这些儿子,算上现在还在上书房的这些小阿哥,他到现在再忙也会去上书房,关心他们的学习,哪一个他都可以说尽心了。
当年康熙听到他的皇阿顺治皇上高兴的宣称董鄂妃的儿子是“朕的第一子”时,当时的心情他到现在都记得,那时候还小,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唯独这件事忘不了。后来他有了儿子,他就想他不能让自己的儿子也跟当年的他一样,成为一个有爹不如没爹的孩子。他想把自己当时渴望而又没有得到过的东西,都有给了自己的儿子,不让他的儿子也有同样的遗憾。
这些儿子可以说教育的很成功,个个能干,可如今为了他屁股底下这把椅子,这些儿子斗起法来,也是让他头疼。手心手背都是肉,舍了哪一个都疼,可他们不理解他这个当爹的心呀。
康熙也想过老九出海这件事是老四的主意,可老四不会这么蠢,直接用自己的奴才。要说老四是不是也有夺嫡的想法,才这么做的,康熙是绝对不信的。说老四有夺嫡的想法他信,他这些儿子,有几个没想法的?有想法是一回事,怎么做又是一回事,而且各人性格不同。
老大跟太子斗了这么些年,这两人近几年是越来越没分寸了;
像老八,不就挖了老大的墙角么;老九老十知道自己没这个本事,就跟在老八身后闹腾 ;老十四倒是聪明,知道不能跟他四哥绑在一起,将来不管如何,哥俩好歹占一头。可这些年,估计他自己都快忘了他跟着老八的初衷了,甚至他还想着挖老八的墙角。可他也不想想,老八不是老大,他既然挖了老大的墙角,又怎么会不防着别人挖他的墙角。
老四脾气硬,眼里揉不得沙子,这些年看着太子越来越荒唐,他也起了心思。虽然起了心思,但即便皱着眉头,也还是给太子擦了不少屁股。老四的性子,要拉拢也不会拉老九,他看不上老九的脾气性子和不上进。
康熙最开始想的其实是老八,老九跟老四接触,老八打的是什么主意,他一眼就看出来了。也不是没怀疑过老九出海是老八指使的,但康熙没有错过老九回来那一日,在御书房老八看老九的眼神。也由此他可以肯定,老九走之前肯定没跟老八通气。
老九出去的事,他早就查到了,是老四的一个奴才,和老九做生意的时候认识的,两人在生意经上到是很有共同话题,是那个奴才撺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