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六章:因势而为
    处理了谋反的流民,柳若兰就回去了,经过之前的审问,刘盟招认了全部。在宛城失守后,就有一个人找到了他,那人控制了他的父母亲人,让他煽动流民造反。

    那人是刘盟的朋友,从小跟他一起长大的朋友,直到宛城失守,刘盟才知道原来那人根本就不是齐人,而是梁国人!从刘盟的描述中他们知道,原来梁国人竟然已经潜伏了这么久!实在是让人心惊,只是一个小小的宛城,就有数百人,而且还是在国都明安附近,不知道其他地方又是什么情况。

    齐珏这时候简直觉得,周围全都是梁人的探子,瞬间看所有人都觉得怪怪的。柳若兰安慰了他几句,各国之间互派探子这很正常,只是没想到梁国这次却是让刘盟过来送死。刘盟是齐人,用齐人来对付齐人,真是打的好算盘。

    “母后,既然宛城都有那么多探子,恐怕江陵的也不会太少,我们是不是应该在城中进行一次排查,把他们筛选出来。”

    柳若兰想了想,同意了,“虽说此时国家尚不安稳,不宜大动干戈,但刘盟这事,就是最好的由头,我们不能放任那些探子继续在齐国破坏,也不能继续留下国家的蠹虫,这一点,你要早做准备。”

    齐珏点头,“儿子明白。”

    之后齐珏分别召见了三省的长官,中书舍人崔莳,侍中董鉴和左仆射王襄,向崔莳和董鉴言明了如今江陵危急,梁国探子猖獗,如若不及早处置,恐怕早晚有一天会步明安的后尘。齐珏一副担惊受怕,吓得要死的样子,尽量把事情朝严重了说,希望他们能支持自己,早日拔出这些探子,以保齐国安全。对此崔莳和董鉴的态度就是表表忠心,表示绝对支持,但眼神中,却有一丝的不屑。

    而对于王襄,齐珏的说辞就变了,在这三个人中,如果说非要留下一个,那么就只有王襄是最合适的了,王襄是太子太傅赵蕴的门生,按辈分说,还是自己的师兄。太子太傅赵蕴因不愿退守江陵,永远留在了明安城,而在他临死之前,曾经对齐珏说过,如果他决意要解决党争问题,那么可以先留下王襄,此人虽说结党营私,却没有野心,骨子里还是要忠君爱国,只不过这些年身在高位,有些飘飘然了。

    齐珏对这个师兄还是很礼遇的,一番交谈下,就说明了自己的真正目的,借着扫除梁国探子的机会,暗中将崔派的势力一点点拔除。

    王襄对此非常意外,他与崔莳也斗了这么些年了,对两人之间的势力也都知道的差不多,毕竟多年的对手,不互相了解的话,自己早就不知死到了何处。只是他没想到,这个才刚刚登基没多久的小皇帝,竟然就敢直接朝崔莳下黑手,在震惊的同时,他真不知道是该感叹小皇帝胆大包天,还是幸灾乐祸崔莳得罪了皇帝。

    不过既然小皇帝是向着自己的,王襄也就不会不识抬举,更何况老师之前也让他尽量辅佐齐珏,他自然乐意与皇帝合作。

    “其实要想扳倒崔莳,也不是难事,只不过崔派势大,几乎整个中书省和门下省都成为了他崔莳的一言堂,他死了,他之后的势力要怎么处理,这是个大问题。”

    齐珏对此不认同,对王襄摆手道:“王大人多虑了,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永远只有一个,死人即使拥有再大的权利,那也只是死人。更何况,树倒猢狲散,即使有人想要为崔莳报仇,恐怕也无能为力,缺了主心骨,他们只会是一盘散沙。”

    王襄心中一惊,不禁暗中恐惧,没想到小皇帝竟然存着这样的心思,不过他说的没错,党派的形成就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而不是什么所谓的个人感情,一旦崔莳一死,他下面的人就会为了成为新的领导者而斗争,分裂出更多的小党派,这样就不足为惧了。同时,也让他明白,自己身边追随的人,恐怕也不是真的能为

-->>(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