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书中只把她排到十二钗的第九位,仅仅在巧姐、李纨、秦可卿前边。她这样儿糊涂的,确实比不过前边几位。
自然,除了这些,王熙凤也有她的好处,大方爽利不做作,精明强干能力强,把贾府管理的......嗯,把秦可卿的丧事办得挺好。
说话又好听,如果她能把奉承老太太和王夫人的心拿出一点儿来过日子,贾琏和她就不会是今天这么个样子。
他们两个,只要谁都不压谁,心往一处使,安安稳稳得,不说浓情蜜意,却也不会闹到分居。
可惜,王熙凤就是这么个性子。书中的他和贾琏由一开始的如胶似漆,到最后的形同陌路,焉知不是素日太过要强、总是想压贾琏一头的缘故?
好脾气的贾琏都不能忍,他沈岩更忍不了。
喝完了杯中茶,沈岩关上了窗户,王熙凤想继续过,那就这样两不相扰地过。不想过,他会把贾琏亲娘的嫁妆分她一半,找个万全的不损她清誉的法子和离,算是夫妻一场的情分。
他也曾经想过把张氏的嫁妆全给王熙凤,好让她有个东西傍身,后来想想有点儿不妥,那到底是张氏留给自己亲儿子真正的贾琏的东西,全给了不好,就改为给一半。
喝了杯茶平静下心绪,贾琏在屋内耍了会儿拳,勉强平复了心情。
之后到书架上拿出上次没有读完的《论语》,强迫自己专心读起来。
书不会和他吵架。
书上说贾琏读书不成,那是因为他虽读了书却考不出功名,并不是说他大字不识一个。沈岩看书的时候还记得兴儿曾经对尤三姐说,“我们家从祖宗直到二爷,谁不是寒窗十载,”这个二爷自然指的贾琏。
到了这里之后,得了贾琏的记忆,细细一看,确实有读书的内容。只是贾琏并不喜欢读书,学得不好罢了,并不是个文盲。
但学得再不好,古文水平比沈岩强的也不是一星半点儿。沈岩此时读书,也只需要把没有背熟的记住,至于释义,贾琏记忆里有一些,剩下不懂的,他打算到扬州问林如海。
林如海是曾经的探花郎,学识水平绝不是贾家私塾里那个连科举都考不上的贾代儒可比。想必也很乐意教导他这个内侄儿。
记忆虽比以前好了,贾琏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全国的读书人,仅仅会试就有上万人,而这上万人里,只大约录取三百人左右。录取率相当低。竞争激烈。
这还不算,会试不是你想参加就能参加的。想参加会试,先得参加院试和乡试,只有通过了这两级考试,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一个不小心,只能再等三年。
坑爹的是,上一届科举今年年初刚刚举行过,也就是说,贾琏即使真的想考,也必须老老实实再等三年。
三年啊!
此时的贾宝玉虽然才三岁,可三年之后就是六岁,若是一个不慎,其中一个考砸了,就需再等三年。再等三年贾宝玉就九岁了,那时候,林如海就要死了,元春就要封妃了,王熙凤就要胡作非为了,贾家在抄家的大道上拉都都不回来了。
而考中之后,想要做出点儿叫皇帝记住的成绩也需要时间。当官一任三年,想出成绩,怎么也得三四年时间。
时间时间,贾琏压下和王熙凤那点儿不愉快,心里紧迫感猛增,握着书的手也不由收紧,看来,今儿晚上少不得要点灯熬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