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314章 不必去张掖
    张原三人一听便明白事情非同小可,能让于仲文做出这种决定,必定有非常原因;李伟节接着说道:“大将军在高昌一年多,对高昌的情况做了详细了解,经过杨崇、房玄龄的几年努力,高昌的熟田从一万六千多亩增长到四万两千亩,加上从龟兹等国长年购进粮食,高昌的粮食不但能自给,而且能对外提供。”

    高昌的熟田一年两季,备用的瘠田应该是和熟田差不多对等的数字,一年一季,虞世南纳闷道:“这是好事,不是一直说鄯善缺粮吗?”

    李伟节摇头说:“房玄龄拒绝给鄯善提供粮食,粮仓里确实没有多余的余粮。大将军调查后才发现,近万熟亩来自于葡萄田和牧羊地的改变,粮食被吐鲁番商行和士族全部订给了伊吾郡,吐鲁番商行和士族支付了租金和更改田地的费用,提供耕牛农具,享受三年的粮食,今年是第二年。”

    “合理。”虞世南没感觉异常,随口答道,张原和诸葛颍的表情变得有些古怪;虞世南和虞世基是完全不同的人,一个沉迷书海,一个七窍玲珑,卫玄喟叹道:“这说明杨崇的计划只需要三年的时间,今年张掖等地都出现这种情况,杨崇控制着葡萄酒的生意,高昌、武威、张掖、敦煌的葡萄耕种面积却下降了三成,崔赜说明年还会下降三成。”

    户部侍郎韦津接过话茬说道:“另外西域总管府限制了高昌、伊吾、敦煌、张掖、武威、且末六郡的养羊数量,宁可补贴各地从青海郡、突厥人那里买。加上数万流民和被杨崇改造的胡族农耕户,他们今年共开垦出来九万亩粮田,哪怕都是一季收成,秋收后也会消除粮食紧张的状况,物价大跌。长安为贸易战拿出了一百万贯,估计损失在四十万贯左右。”

    张原有点明白了,四十万贯只是账面上的东西,剩下的六十万贯还在河西,能否弄得回来是另一回事,加上游说杨崇那些部下背叛花的钱,绝对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卫玄他们想羊毛出在羊身上,让西域的那些人想办法。张原讪笑着问卫玄:“卫公可是要于大将军想办法补上这个缺口?”

    卫玄没吱声,顾彪小声道:“西域那边本来就是于仲文负责,他儿子于钦焘今年可赚了几十万贯。”

    诸葛颍顿时有点骂人的冲动,于钦焘做生意赚了几十万贯,和他老子有什么关系,难怪杨崇被这帮人逼得走上对抗的道路。张原的心思比诸葛颍阴暗多了,立即懂得阴世师等人为什么不在,问道:“卫公是认为于大将军中饱私囊,帮助于钦焘敛财?”

    诸葛颍和虞世南恍然大悟,盯着卫玄一动不动。于仲文可不是一般的大将军,在目前的大隋,只有宇文述和来护儿可以与于仲文较量一下底气,所以杨广二次东征高句丽的时候,于仲文从监狱中出来,毫不留情地拒绝了中枢的邀请。在李景死后,主动前往西域,夺回青海郡,一直牵制着杨崇。

    卫玄艰难地说道:“此事查无实证,可是人言可畏。”

    杨玄感叛乱开始后,卫玄在关中杀了数万的所谓疑犯,早就是众口铄金,张原根本不相信卫玄会有舆论方面的顾忌。张原不阴不阳地说道:“卫公,你在长安做的哪件事圣天子追究的,怕人言可畏不是你的作风。”

    韦津及时出口说道:“在投入五十万贯的时候,我们曾经准备停止贸易战,但是樊子盖樊大人来信坚持,卫公也是想帮樊大人一把。卫公没有嫁祸于大将军的意思,而是于大将军主动提出承担责任的,因为随着伊吾、酒泉铁厂的产量疯长,只要杨崇与突厥交易,就不会缺战马。”

    张原点点头,这倒可以理解,樊子盖和卫玄都是圣天子的坚定支持者,于仲文是保守派,算半个外人,丢车保卒是政治人物的基本手段。诸葛颍笑道:“韦侍郎,你的意思是杨崇现在粮食、铁器、战马都有了,造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