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84章 逝水流年
和谢知那代人。没了长者做主,朝堂上完全是秦纮和谢知的天下,谢知厚积薄发数十年,一朝发力,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她首先推广的就是占城稻,她幼年就得到了占城稻,可真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还是第一次,她在全国各地试种了几十年,终于挑选出最上佳的良种在江南各地试种。同时她还让人印了农书,从民间选取农吏到全国各地教授农户如何精细耕作,改良农具……在占城稻推广到江南的当年,江南农户就大丰收,秦纮并未因此提高赋税,反而坚持秦宗言在时的低赋税。

    谢知和秦纮都不是奢侈无度的人,在谢知的运作下,皇室财政来源也大多不靠赋税,而是靠着跟周围各国通商所得,大齐的重商政策让皇室和民间都颇为富裕,这也是大齐能坚持低税的缘故。秦纮会大方的把兄弟都分封出去,也是想指着兄弟们能在各地发展,大家互通有无。都是自家兄弟,相互扶持理所当然。

    谢知经过占城稻一事,在民间赚了不少威望,她也开始推行种植桑树、棉花等作物,解决了粮食问题,经济作物才能推广开来。她是肯定看不到棉花革命了,可是后世一定会有。掌权之后,谢知的步伐反而慢了下来,很多想法她都只记在笔记上,她不断的告诉自己,她只有一个人,是无法把所有事都做好的,很多事她只能起个开头,给后世留一点火种,能不能传承点燃只靠天命。

    谢知许诺玉娘的官位也在秦纮登基后的第三年兑现,这是有史以来朝廷第一次册封女性官员,当时反对的人不少,但秦纮鼎力支持,秦纮登基后就让妻子随她一起临朝听政,两人在朝中并称“双圣”。两人在位以后就做了无数自古未有的盛举,无论是在朝中还是民间,两人威望皆无人可及。谢知册封女官不经科举,并无实权,一些人反对无效后,只能默认了。

    同时占城稻的推广,让大齐有了开发南方的底气,本来朝中一直想取消女性授田权,毕竟土地日渐稀少,分给男子都不够,别说授予女子了。可随着南方的开发,人口再次紧缺,女性保住了土地占有权。同样女爵继承制也保存下来,这个制度倒是前汉就有,只是后来废除,如今恢复古制,大部分人都是赞同的。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生出儿子的,时下的做法基本就是过继,可能传给亲生骨肉,又有几个人愿意把自己辛苦拼来的荣华富贵给外人?传给女儿,再让女儿招婿生孙子,这才是自己真正的孙子。

    谢知很想提高女性地位,但她也知道女性地位提升不是一蹴而就,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谈女权是空话,她能做的就是尽量的延缓女性地位下降的速度,她做得也的确很成功,她开设的女院、科学院大多保存了下来。在科举为王的古代社会,科学院中有很大一部分研究杂项的官员是女性,这些女性也是后世平权运动的先锋军。

    虽说秦纮对妻子信重非常,跟妻子同进同出,朝中并称双圣,但谢知余生大半精力不在朝堂,而是致力于大齐的科学技术。她开办的科技院,自开创那日起,就是华夏顶尖人才的聚集地,他们让大齐的粮食产量一次次的翻倍,他们不仅让江南变成了大齐粮仓,还在很多众人认为无法种植的土地上种上了粮食。同时他们也让大齐的综合实力始终立于世界顶端,哪怕是大齐覆灭了,他们留下的遗产也足以让后世皇朝效仿,科技院始终贯穿整个古代社会,甚至到了现代依然保持了下来。谢知留下的火种,终于不负她期望的传承下来。

    谢家人除了谢灏以外都长命,谢兰因、谢洵都是年近九十才离世的,所有人都认为谢知也能活这么久,谁都没有想到她会走的那么早,甚至走在母亲和小叔的前面,且走的那么让人措手不及。谢知走的毫无痛苦,她是在睡梦中无疾而终的,她死后秦纮就再没出过两人的寝宫,半年以后秦纮也驾崩了。

-->>(第4/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