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肆捌节 算个账
一家学校能不能顺利的运营下去,牵扯到了各方面的因素。其中,‘资金是否充裕’这一条,就算不能排在第一顺位,也是一个绝对不容忽视的因素。 在保证了最基本的教学条件,即教职工的工资、教学楼、书本桌椅等教学材料都有了保证的前提下,多出来的资金,还可以用来兴建运动场、图书馆等附属设施,购买各种实验材料等等。 如果还有多的,可以用来组织学生们进行修学旅行。 总而言之,对于一家学校来说,钱,从来都不会多到用不完,只有不够用的时候。 说白了,资金的多少,或许不能跟教学质量完全画上等号,但不可否认的是,两者之间是成正比的。 正是深知这一点,所以,很多学校都会设立‘三产办’,或者是利用学校里暂时用不上的仓库或者小楼弄个小型印刷厂,又或者把临街的围墙拆掉改建一溜儿门面房租出去,总之,管理者们总是会变着法儿为学校创收,进而贴补到教学资金中去。 当然,所有的创收项目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能为学生们的课业带来负面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看,刘长河提议的‘联系学校,让老师们带学生过来帮你种树’的提议,恰好就是一个不会违反原则的提议。 首先,因为这件事是安排在了不用上课的周末,所以,站在学校一方的立场上来说,就不用担心这个活儿会影响到学生们的课业。 另外,众所周知,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增长学生们的眼界,避免他们成为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也就是说,如果学校方面接下这件委托的话,除了可以拿到一笔报酬之外,还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开阔眼界的户外活动的机会,顺便,还可以让成天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们锻炼一下身体。 最后,这是团体活动,所有人一起出功出力,多多少少,还可以培养一下学生们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综合这几点因素,不难得出结论——哪怕没有人帮忙牵线搭桥,哪怕是冒然找上门去,只要陶大勤开价不是太低,学校那边就不可能会拒绝他的提议。 事实上也是如此。 虽说没有上过大学,但别忘了,几年前的陶大勤,曾经也是在县里上学的高中生。用不着旁人帮忙联系,他去了一趟县里,找到了当初担任班主任的那位老师,很快的就跟学校方面取得了联系。 刘倩倩也帮忙出了点力,她以前上学时的一个闺蜜,这会儿已经大学毕业两三年,正好也在那所高中里当老师。 陶大勤的老师代表了‘老人’们的意见,刘倩倩的闺蜜则是代表了新生代的意见,有了他们的支持,校领导很快的做出了决定。 当然,最重要的一条因素,还是陶大勤给出的报酬足够丰厚——为了这件事,他一共准备了四万块钱,其中,三万五千块钱会直接交给学校,另外的五千块钱则是用来采购各种食材,为前来帮工的学生们准备午餐。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个价格有点低——按照约定,学校那边会派高一高二的同学们过来参加植树,一个年级五个班,一个班平均五十人,算下来就是五百人左右,三万五千块钱,平摊到每个人头上,不过就是七十块钱而已。 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来看,陶大勤的开价就真不算低了。要知道,就算是在人力市场上雇佣专门的工人,一天下来,每个人的工资也不过就是一百五到两百块而已。四万块钱,最少也可以雇佣两百人了。 一边是两百名干惯了各种杂活儿的工人,一边是五百个光有热情却不懂技术的高中生,想想也知道,哪边的工作效率更高。 没有选择工作效率更高的力工们,而是把这个机会交给了学校,这说明了什么?说明陶大勤虽然采纳了刘长河的提议,但他心中却并没有带着占便宜的想法,反倒是抱着回馈学校的念头,这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更不用说他还从四万块里面单独抽出了五千,用来为学生们准备午餐时的材料——当初上学的时候,陶大勤就总想着学校里能够组织一场郊游,顺便再办一次烧烤大会,以己度人,他这才想到了要为学生们准备一次午餐。 要是没有这份儿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