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战俘
回营的路上,刘备以军务繁忙为由,拒绝了郡尉邹靖会晤的邀请。 所幸张飞不在,不然他多半要大声抱怨这群郡兵见死不救,帮不上忙。 不过这不是重点。 刘备知道,邹靖虽然胆小了点,但还算识时务。是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和自己过不去的。 更何况程远志所部还在。 这一战黄巾军北伐部队损失惨重。伤亡,俘虏数量超过五万,其中有八千左右是精锐主力。 算上前三天的战斗,程远志所部伤亡数量要超过三分之一。 不过这些损失绝大多数都是临时裹挟的炮灰,没有重组建制的苦恼——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所谓建制。 唯一困扰黄巾军的只有士气而已。 只要士气恢复,十几万黄巾军就能继续发动进攻——理由之前已经说过了。 对黄巾军来说没有太多战略选择。他们只有进攻,继续进攻,才能保持他们的存在。 一旦某一天,黄巾军的攻势被抑制,就代表他们的末日到来了。 就是这样,面临十几万黄巾军的威胁下,任何聪明人都不会得罪自己的盟友。更何况刘备说的也不算错。 他的确有很多事。说是军务繁忙并不为过。 …… 在回到营垒后,关羽主动去巡营,而刘备则去主持庆功。 他虽然是司马,但司马前面还要加个“别部”,级别不够,无法代表朝廷许诺封赏。 不过这也代表他麾下将士都是他的私兵。荣辱恩赏皆出于己。这种情况在中央皇权日益衰落的东汉末年,会变得越来越常见,越来越普遍。在李儒发明出“主公”这个称呼后迅速扩散蔓延。 东汉末年的大小军头,指挥着与他们荣辱与共的私兵集团,将东汉朝廷撕扯的支离破碎。 一方面为了自己的野心,更为了满足他的属下们的野心。这种野心会不断膨胀,支撑他们攻城略地,侵吞兼并。直到败亡,或者建立自己的国家。 幸运的是,东汉年间的武装集团,还没有演变成唐末藩镇武装那种残暴野蛮。所以刘备不用害怕无法满足他们的胃口,就被兵变推翻,一刀砍了再换个新主公。 当然退一步说,就算真是唐末藩镇那种野蛮的军事集团,刘备也自信能掌握得住。 因为他有钱。有相当多的钱。手上有大量新式商品,且垄断了对辽东草原地区贸易的他,说得上富可敌国。 又因为他虽然暂时无法在官职,地位上满足兵士们的欲望,但他的能力,威望,以及刚刚获得的胜利都让士兵们充满希望。 即使刨除这些不说,他的名声,他待人接物的态度,风范,也足以让人坚信他会成功。 这样的人绝对可以出人头地。只要稍微与刘备说几句话,绝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的得出这个结论。 所以刘备的犒赏三军,也仅仅只是犒赏三军而已。 用语言,感谢将士们的努力。拿出酒肉,用物质奖励他们。当然,酒不能喝的太多。还有每名士兵都额外增发一个月的军饷。是的,与当代绝大多数军队不同,在刘备麾下当兵有军饷可以拿。虽然不多,每个月只有五十枚五铢钱。但却大大激发了士兵们的战斗意志。 ——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士兵,一个子儿拿不到。这个时代的帝国没有“军饷”这个概念。除了战后的战利品与战功首级奖励之外,什么都拿不到的。 这也是当代军队的士气不足的原因之一。 随着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义务兵役制逐渐走到了尽头。因为没有足够多的自耕农当兵了。随之到来的是募兵制,以及募兵制伴随而来的军阀的产生。 再之后,就是天下大乱。 农民起义在这里,只起到一个催化剂的作用而已。 刘备相信这一点绝对有很多人,很多人都见到了的。因为他那个脑子不太灵光,实际上直觉非常准的三弟都感觉到了。 只是他们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种变化会产生多可怕的后果。 就好像刘备的两位义弟。他们只觉得,这样一来武人的地位就会上升,英雄有用武之地,他们也能有了前程。也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如果让关羽、张飞知道这样发展的后果,是中原人口损失大半,从汉末三国到东晋南北朝,战火连绵数百年的话,他们绝对不会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