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禹治水,山海经还有吗?有。
《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朽涂之山,青水穷焉。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禹攻云雨。”
意思很简单,有座朽涂山,青水流到它这就没了。还有云雨山,山上有栾木。大禹攻过云雨山。
这个攻很有意思。
类似的记载还有。
《山海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这段牵扯众多,既有不周山,又有共工国,我以后单独写一章来解释,这里我姑且直接翻译。
意思也很简单:西北海外,大荒中,有个破缺的山,叫不周负子。有两黄兽镇守。还有一条河叫寒暑水,这条河西边有座湿山,东边有幕山。大禹攻过这些共工国的山。
这里透露了两个信息,一个是不周山地区,都属于共工国。另一个就是禹攻过这里的山。
无论是‘禹攻云雨山’,还是‘禹攻共工国山’,其实跟之前的‘禹导积石山’是一个意思。
就是描述大禹开山凿路,疏通黄河。
《山海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表面翻译一下,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轻土上的人敏捷,重土上的人迟钝,坚土上的人刚强,弱土上的人柔弱,垆土上的人高大,沙土上的人矮小,息土上的人漂亮,耗土上的人很丑。
只不过,息壤这个名字,从上古以后,不再用了,渐渐转变为特指当年鲧偷的土,后来的人,只把息土作为最高级,而没有了息壤这个等级划分。
方命意思为不遵守命令。圮族意思为危害族人。
婞直,就是顽固顶撞,不圆滑,刚烈直率,脑子不转弯。
也许他只是拖延了片刻,给大家撤离争取时间。让大家能够逃到高处,山地丘陵上,躲避洪水侵袭。
这个名字,在当时乃是贱名,可在我们看来,实在是妙不可言。
积石山也地处偏远,那里早已没人居住,所以只是‘导’。
“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遍流,四海溟涬。民皆上邱陵,赴树木。”
经历过洪水的朋友都知道,洪水是非常脏的,因为会把地下各种脏东西翻腾出来,还有各种污秽淤泥。
总结一下。
山海经描述了鲧窃帝息壤,以湮洪水。
而对于禹的描述,却是他‘攻’一座座山。
也就是说:“鲧不通水性,严加堵塞,想要阻挡洪水,可人力如何与大自然相抗?最终失败,而大禹深知堵不如疏的道理,采用开山导流的方式,宣泄黄河,治理洪水,得以成功。”
以上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的故事。
然而事实真就这么简单吗?山海经里有更多的细节。
也就是说,他两个注解,一个设定了息壤这样的神话物品,一个开辟了嫦娥后羿的爱情故事。
东汉初期的《九章算术》,就写了一个问题:“今有穿地,积一万尺,其为坚壤各几何?”
息壤一定是在高处,是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不然在那个时代,早就被冲没了,洪水来了,也不会以此论罪。
我寻思,这不甩锅吗?共工被四罪,是因为治水无功?驩兜被四罪,是因为推荐担保了共工,与之同罪?三苗不必说,蚩尤后裔,一直也没融合完,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