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道聆在营帐内听得清晰,庄周说的,分明是邯郸学步啊!
道聆前世在《庄子·秋水》中,便读过这篇:
战国时期,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式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姿势,还把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庄小弟所言何指?”齐威王不明白庄周为何要讲这样一个故事,有些答非所问。
正疑惑间,帐篷内,传来了道聆的声音。
“庄子所言,甚有理也!王上若想学习秦公广发求贤令,不就像燕人邯郸学步吗?”
“如何像邯郸学步?还望道小弟详解。”齐威王当局者迷,不明庄周所指。
“齐王听闻秦公求贤令,不若燕人少年听闻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王上想学秦公之举,不若燕人少年想学邯郸之步?”
“且夫,燕人能否学到邯郸之步?齐王若效仿秦公,能否取得同等的效果?若广发求贤令,效果斐然,这些英才和稷下学宫的关系如何处理?若求贤令效果不良,七国之人将齐王与秦公相比,又该何如?”
道聆徐徐道来,齐威王这才发觉,他的想法有多么愚不可及,不论齐国版的求贤令能不能成功,他都面临更大问题。
若是求贤令失败,稷下学宫之人以齐王求贤,轻视他们为因而离开,那岂不就是庄周口中的邯郸学步!
“谢庄子指点,田因齐受教也!”齐威王站起身来,向庄周郑重地拱手作揖,以示谢意,改口称呼庄子。
齐威王到这时也终究明白,道聆带回来的这位朋友,在学识之上,可能还胜过道聆。但他也灰了心,如此大才,往往年少立志,矢志不渝,如今他说了不愿入仕,那基本就招揽无望了。
“稷下学宫,人才济济,有儒家的荀子、孟子,法家的慎子、申子,道家尹文子、宋子,纵横家淳于髡,阴阳家邹衍……”
齐威王肃然而立,向面前的庄子和营帐内的道聆一一列举了稷下学宫驻留讲学的诸子百家之人,而后停顿片刻,正声问道:
“二位观之,田因齐当重用何人?”
营帐内的道聆,听齐威王抛出了如此大的一个问题,当下陷入了深思,诸子百家,各有优劣,难以决断哪!
可营帐之外的庄周,却不假思索地回答了。
“一人不用,绝圣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