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度很差,接近灰青色,可以说是白瓷的滥觞。
到隋唐时期白瓷的白度已达到60以上,五代、宋、金、元、明时期更达到62~78之间,而其中胎釉的含铁量有的竟低到0.26~0.41左右,最典型当属明德化窑。由于历代各地窑口的胎釉原料和烧成气氛不同,才在白度上表现互有高低。
像影青或一般青花瓷那样略带青色的釉调,是将其中所含极少的铁粉用还原焰煅烧,使其成为氧化亚铁而带有青色,并且显出白色之感。
至于定窑或磁州窑等具有象牙白色的陶瓷,是因为其中所含极少的铁分经氧化焰变成三氧化二铁。
德化白瓷其明代作品多为象牙色,而清代作品便成为略带几分水色的白瓷,也是由于时代不同,窑的构造改变,同时火焰的性质有所变化的缘故。
德化窑在明中叶前后,因为是用氧化焰烧成,所以釉色与定窑同为闪红、闪黄或米色,而且釉光很好,往往有呈珍珠光。
但是到明末清初时候,由于窑的构造及燃料的改变而变为淡青色的白釉。色调类似当时景德镇的白釉,只是釉光更刺目。
所以学术上将最初用氧化焰烧成的闪红乃至闪黄的叫作建白,其淡青色乃至景德镇的白釉叫作填白,又名甜白。
修复难度就在于如何完美恢复这种象牙般的光泽和温润度,这是鲁善工需要挑战的最大难关。
何朝宗非常注重自己作品的艺术性,不是成熟作品,决不轻易烧制,所以传世作品较少。据德化窑资深藏家估计,目前存世可以确认为何朝宗本人作品的数量,可能不足百件。
第一次近距离感受何朝宗的艺术魅力,让鲁善工不由感叹对方既师古而不泥古,总结出捏、塑、雕、镂、贴、接、推、修的八字技法,开创独树一帜的流派风格。
达摩和观音,低首垂目,面形长圆,多多少少能看出盛唐佛像的影子,华贵而又肃穆,既觉得平易近人而又感觉不食人间烟火,细细品味之间,气韵非凡,令人震撼。
他的观音是世俗化,也是美善与圣洁的化身,仿佛能够感受到富有弹性的肌肤所散发出来的沁人体温。
髮髻高束,身披长巾,胸前璎珞珠佩,何朝宗的观音完完全全是一个传统女神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