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前期沿用秦朝旧历,亦以十月为岁首。汉兴之初,刘邦与大臣们不懂朝仪,遂命秦朝旧吏叔孙通参酌秦法制订汉朝的“大朝会”仪式。朝会地点初在长乐宫,后改未央宫。汉高祖七年长乐宫建成时,在此举行的“大朝会”记载于《史记·叔孙通列传》。朝会在天色微亮时由礼官引文武百官依品级进入殿门。宫殿中陈列着车骑兵卫及各色旗帜、仪物,礼官传言“趋”,文武百官即整齐有序地依次疾步前行,东西向分班排列。刘邦则在一片钟鼓礼乐声中,由内侍簇拥着乘舆临朝。此时,百官自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官吏皆以次奉贺(贡献礼物)。礼毕置酒,以尊卑次起上寿。朝会后刘邦大喜过望地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汉官典职仪式选用》列举参加“大朝会”的人员为“……公、卿、将、大夫、百官各位朝贺。蛮、貊、胡、羌朝贡毕,见属郡计吏,皆见,……宗室诸刘会,万人以上。”可见汉朝时参加朝会的多达万人以上。这些人从全国各地赶赴长安参加“大朝会”,近则走上十天半月,远则便是数月计,这应该是一笔数额巨大的“差旅费”。
汉武帝时改易正朔,以正月为岁首,“大朝会”相应改至正月初一举行。此后,历代相沿袭。东汉时的岁首“大朝会”,皇帝幸德阳殿临轩受贺,公卿将相大小百官及地方各州郡长吏、诸少数族酋长、使臣均奉贡进表拜贺。当时,地方州郡的朝贡之物按辖地人口计,每人每年六十三钱献给朝廷,曰“献费”。
汉代的“大朝会”中还有一项“年终考计”制度,地方州郡的“一把手”或主要僚属需带上“计簿”(有点像现在的财物‘统计报表’),到宰相府上报年度的“地方政绩”,名曰“上计”。也就是说,你得上报一下辖区去年的gdp与财政收入,让朝廷从中考量你这个地方官是“称职”还是“不称职”?至于那“统计报表”中究竟有多大的“水份”,大概只有天晓得。这一“上计”,有时还由皇帝亲自出马“受计”,就是直接听取地方官吏的汇报。此制到隋唐时称为朝集,汉时的“上计吏”亦更名为“朝集使”。
大年初一(大朝会正式开始)天还没有亮,文武百僚就开始在丽正门外排班。负责议程的内侍更是神气活现,即便是皇亲国戚也要被他们呼来喝去地支使。小人得志是要有气候的,大朝会的庄严隆重赋予了他们骄横跋扈的底气。他们逐队厉声喝问:“班齐未?”禁卫人员逐一应答:“班齐!”那阵势就像军队结集时检查口令一样,庄严又肃穆。
队伍整顿完毕,宫门尚未开启,大家只好瑟缩在寒风中等待五更(这个是晚上3点到5点,正月初一汴梁什么天气,大家应该都能懂)报时。皇宫内计时的更漏比民间短,宫中五更过后,民间四更才结束(这算是官员的福利吧)。因此宫中打过了五更,梆鼓声就交替响起,称为“攒点”,也就是发布标准时间的意思。五更攒点的梆鼓声终于在城楼上响起。这时候,透过大庆殿殿角上的鸱吻犹见疏星点点。于是宫门缓缓打开,门轴吱吱呀呀的磨擦声尖利地划过晨光熹微的夜空。百官蹑手蹑脚而又神情整肃地鱼贯而进,正旦大朝会开始了。
这一天的行程,简单来说,皇帝便起身上朝,先虔诚上香,随后,给太后拜年,然后文武百官向皇帝拜年,接着接受四方列国使者的朝贺,然后赐宴。
这一天,文武百官和外国嘉宾穿的朝服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谓朝服,‘一曰进贤冠,二曰貂蝉冠,三曰獬豸冠,皆朱衣朱裳’。公服,又谓之常服,‘宋因唐制,三品上服紫,五品以上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