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百九十一章 天人上皇
传告的,然而世人却因为看重言语而传之于书。世人虽然看重它,我还是认为它不值得看重,因为它所看重的并不是真正可以看重的。所以,用眼睛看而可以看见的,是形和色;用耳朵听而可以听到的,是名和声。可悲啊,世上的人们满以为形、色、名、声就足以获得事物的实情形、色、名、声实在是不足以获得事物的实情,而知道的不说,说的不知道,世上的人们难道能懂得这个道理吗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车轮,他放下椎子和凿子走上朝堂,问齐桓公说“冒昧地请问,您所读的书说的是些什么呢”齐桓公说“是圣人的话语。”轮扁说“圣人还在世吗”齐桓公说“已经死了。”轮扁说“这样,那么国君所读的书,全是古人的糟粕啊”齐桓公说“寡人读书,制作车轮的人怎么敢妄加评议呢有什么道理说出来那还可以原谅,没有道理可说那就得处死。”轮扁说“我用我所从事的工作观察到这个道理。砍削车轮,动作慢了松缓而不坚固,动作快了涩滞而不入木。不慢不快,手上顺利而且应合于心,口里虽然不能言说,却有技巧存在其间。我不能用来使我的儿子明白其中的奥妙,我的儿子也不能从我这儿接受这一奥妙的技巧,所以我活了七十岁如今老子还在砍削车轮。古时候的人跟他们不可言传的道理一块儿死亡了,那么国君所读的书,正是古人的糟粕啊”

    “天运”的内容跟天地、天道差不多,仍是主要讨论无为而治。所谓“天运”,即各种自然现象无心运行而自动。

    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至“此谓上皇”,就日、月、云、雨等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这一切都是自身运动的结果,因而“顺之则治”、“逆之则凶”。第二部分至“是以道不渝”,写太宰荡向庄子请教,说明“至仁无亲”的道理。第三部分至“道可载而与之俱也”,写黄帝对音乐的谈论,“至乐”“听之不闻其声”,但却能“充满天地,苞裹六极”,因而给人以迷惑之感,但正是这种无知无识的浑厚心态接近于大道,保持了本真。第四部分至“而夫子其穷哉”,写师金对孔子周游列国推行礼制的评价,指出古今变异因而古法不可效法,必须“应时而变”。第五部分至“天门弗开矣”,借老聃对孔子的谈话来谈论道,指出名声和仁义都是身外的器物与馆舍,可以止宿而不可以久处,真正需要的则是“无为”。第六部分至“子贡蹴蹴然立不安”,写老聃对仁义和三皇五帝之治的批判,指出仁义对人的本性和真情的扰乱毒害至深,以至使人昏愦糊涂,而三皇五帝之治天下,实则是“乱莫甚焉”,其毒害胜于蛇蝎之尾。余下为第七部分,写孔子得道,进一步批判先王之治,指出唯有顺应自然变化方才能够教化他人。

    天在自然运行吧地在无心静处吧日月交替出没是在争夺居所吧谁在主宰张罗这些现象呢谁在维系统带这些现象呢是谁闲瑕无事推动运行而形成这些现象呢揣测它们有什么主宰的机关而出于不得已呢还是揣测它们运转而不能自己停下来呢乌云是雨水蒸腾而成呢还是雨水是乌云降落而成呢是谁在行云布雨是谁闲居无事贪求欢乐而促成了这种现象风起于北方,一会儿西一会儿东,在天空中来回游动,是谁吐气或吸气造成了云彩的飘动还是谁闲居无事煽动而造成这样的现象我斗胆地请教是些什么缘故”巫咸祒说“来我告诉你。大自然本身就存在六合和五行,帝王顺应它便能治理好国家,违背它就会招来灾祸。顺应九州聚居之人的各种事务,致使天下治理而道德完备,光辉照临人间,天下人拥戴,这就叫做上皇。”

    宋国的太宰荡向庄子请教仁爱的问题。庄子说“虎和狼也具有仁爱。”太宰荡说“这是说什么呢”庄子说“虎狼也能父子相互亲爱,为什么不能叫做仁呢”太宰荡又问“请教最高境界的仁。”庄子说“最高境界的仁就是没有亲。”太宰荡说“我听说

-->>(第9/11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