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作为中华民族宗教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aabs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主管当地水旱疾疫及阴司。
京师修宫室,浚城隍。”祭祀城隍神的例规形成于南北朝时。唐宋时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为国家祀典。元代封之为佑圣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四等,岁时祭祀,分别由国王及府州县守令主之。明太祖此举之意,“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俾幽明举不得幸免”。城隍职责是掌管生人死人户籍,守护一方,为一方百姓记下善恶功过。在道教科仪法事时,召请亡魂前,会给城隍发牒,通知城隍派鬼卒押解亡魂到坛场施食超度。城隍由护卫神变为阴界监察系统,道教因之而称城隍神职司为剪除凶逆,领治亡魂等。
早在周朝,每到收获之后,到了除夕,人们都要腊祭八神,其中第七神就是水庸神,水即隍,庸即城,水庸神即城隍神。
汉代,纪信救刘邦的故事早都已经名扬天下。刘邦得天下称帝后,厚赏、追封纪信,并赐黄袍加身,择上林苑自己打休息之地,修建大型庙堂并祭祀,每年
农历二月初八祭祀,后遂成庙会。据传“景”二帝时期,为了顺应民心、强化统治,遂将供奉的纪信封为城隍神,成为长安城的保护神。由史料记载来看,王曲城隍祭祀纪信据今已两千余年的历史,比三国东吴芜湖城隍爷周瑜和城隍庙要早四百年。
唐朝时,信仰城隍已相当普遍,很多人雅士,如杜甫、韩愈、张九龄、杜牧、李商隐等人都撰有祭祀城隍的诗。因为在当时的封建统治下,人们都希望那些当官的能为民做主,体恤他们的疾苦,因此,他们对那些为人民做好事的官员非常敬重,在他们死后,便把他们做为城隍神供奉。如苏州祀春申君,杭州祀天祥,上海祀秦裕伯,桂林祀苏缄等。
到了明朝朱元璋做皇帝时,他对城隍大感兴趣,因为他是在土地庙里出生的,因而对土地神的上司城隍神便格外敬重,在明洪武二年,朱元璋下诏加封天下城隍。并严格规定了城隍的等级,共分为都、府、州、县四级。于是一下子全国各地的城隍庙便如雨后春笋般修了起来。朱元璋说“联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
“但是却没想到,我母亲在生下我之后,竟然被他们用了站笼。”我们的心又是一抖,瞬间觉得鬼修的话可当着是骇人。
想那旧社会当中的种种酷刑,现在想起来可当真是耸人听闻,但那个时代却是实实在在地发生在当事人的身上,现在想想,如若遭遇此种酷刑,那可当真是生不如此。
在中国古代社会,将犯法者“示众”是一种带有羞辱意味的刑罚。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那个时代的“示众”确实起到了教育民众、预防犯罪的作用。而这样的刑罚工具主要为枷锁与站笼。其中尤以站笼最为残酷,受刑者大多会死于刑具之中。
站笼又称立枷,
是枷号的一种发展后的形式,于清朝开始正式作为法律惩治手段。
这种特制的木笼上端是枷,卡住犯人的脖子;脚下可垫砖若干块,受罪的轻重和苟延性命的长短,全在于抽去砖的多少。有的死刑犯会被如此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