杼说:“无论你防范到什么程度,漏洞总是有的。你可以想象一下,天下那么大,人有那么多,每个人都没有机会背叛天子,可能吗?违逆天意者,都大有人在,何况是背叛天子的人?”对方说:“违逆天意与背叛天子有什么不同吗?”杼说:“天意是我们必须要接受的东西,但天子不是。天子无道,臣下就可以将他推导,换一个天子。而我们没有办法因为不能接受天意,把天给换了。”对方一听这话脸色都变了,说:“相国大人,慎言慎言。你的这番话,可能会对下面的人行程很大的刺激,天子我不是完人,如果稍微有一点瑕疵,就引起一下别人的愤怒而把他替换掉,恐怕不太好吧!”杼说:“我觉得君臣之间,应该形成一种平衡。臣子不守天道,人君可以制裁他们。人君不守天道,臣子可以匡正之。”对方说:“你说的匡正包括把添置换掉?”杼说:“当然,没有永远的天子,只有永恒的天道。”
杼的话让对方感到毛骨悚然,然而住却一脸平静,在他看来应该如此。为了加深人们对天道的敬畏,他对各种祭祀活动非常重视,与此同时他创立了经筵制度。设立专门机构对先王的故事进行整理,每隔一段时间就回召集群臣一起听这些故事,因为故事允许发言,做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如果你的说法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你会得到一笔小小的赏赐。在搜集故事的过程当中,杼特别下令,大禹王是重点。群臣一起听故事的时候,主要听的是大禹王的故事。杼希望用大禹王的故事激励自己,希望自己的将来的某一天成为一个真正的、了不起的圣王。为了让大家有精力做这些事情,他是特意吓了一道命令,不是需要衙门来做的事情,原本一律不得干预。凡是地方上能处理好的事情,朝廷一律不得干预。如此一来许多衙门的权利,被大大削减了。这打击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积极性,他们不想听故事,他们想实实在在地做事。
对于这些人的诉求,杼没有理会,他一再表示,让大家听先王的故事,并不是给大家解闷儿。而是要让大夏朝的朝廷下形成一种传统,奉天道、法先王。一开始大家不能理解他的这番话什么意思,久而久之朝臣们在处理事务的时候,不自觉地开始因循先王的故事。在璞焱的策划之下一批一批的朝臣涌入大内,他们不厌其烦的劝说少康退位,少康在寝室,他们就追到寝室少康刚来到室外,他们就追到室外。少康躲入了茅厕,他们人就隔着墙滔滔不绝。即便如此少康人就不愿意松口,至少来却说的人行为更加极端,他们在言辞少越来越不恭敬,经常用手直接指着少康的鼻子。到最后发展到了直接动手殴打少康,可他就是不肯主动禅位,而且扬言道:“想要拿走老子的王位,就请杀了老子,打算让老子主动禅位,做梦去吧!”
然而在这期间,璞焱始终没有出面,有什么办法可以打破僵局呢?他日夜都在思考。这一天夜里没有月亮,满天的星辰如同宝石一半闪闪发光,璞焱来到大内,跪在少康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