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雅收购了那么多田地,救了那么多人。有不少人都是她推荐给黎家的。
“朝廷明令,但凡受变法影响导致百姓失去田地和房子都得原价归还。”
“这是好事啊。”徐凝笑了。突然想到什么,问她:“妹妹,我一个妇道人家虽不晓得官场的事。但朝廷已下了明令,我家老爷应该已经安排下去了罢。”她虽这么说,可出口的语气却怎么听怎么不肯定。
黎雅摇摇头,“这项政令已下达东边有一个月之多,但据我所知,官衙还未有执行动作。”
徐凝一下子凝住了表情。试探道:“妹妹,你今日来就是为了此事罢?”
“是的,徐姐姐。”黎雅是喜欢这个爽朗的女子的。哪怕她身为人家妾室,她也不膈应她。只因这女子心地善良,开朗大方,很合她的脾性。
听到这里,徐凝心里已经有了数,“妹妹,我这一生不求大富大贵,只求我们母子能平平安安。我儿子能健健康康长大。”
“徐姐姐,我知你。”黎雅真心说道。“徐姐姐,我便和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只要王大人能积极配合朝廷政令,上边也不会为难他。”
徐凝一听,睁大双眼,好像又看到了希望,急问:“要如何配合?”
“免去百姓欠下的粮债;归还抵押的田地和房子;再开仓放粮,助百姓们渡过难关,直至明年下种收割后。”
可以说,朝廷下达的这份政令很严苛。这些贪官即便把吃进去的都吐出来也不足以填平这个窟窿。
如此这般,又有哪个官员肯主动吐出来。是以,政令下达后,大多数县衙都没什么动作,打算拖着,拖到明年秋收后,这事不过去也过去了。
这般下来,死的就是老百姓。而他们还是吃香的喝辣的。
徐凝處着眉头,说道:“这事,我不确定能不能劝动老爷。”
“徐姐姐,我后天便会直接找上王知州。”后面的话,她就不用明说了。
正事聊完,徐凝也没心思聊家常。黎雅又坐了一会子就带着青竹回去了。
隔了一日,黎雅依言来找王知州。
王知州的贴身小厮没有为难她,直接领着她去见人。想来是徐凝已劝过王知州。
他们来到王知州的办公间门口,那小厮请她独自进去一见,便带着青竹去了拱门外等候。
黎雅独身进去时,王知州正坐在办公桌前批阅政务。
“王大人。来打搅你了。”她笑笑,寻了旁边的椅子坐下。
王知州抬眼看了看她,转头吩咐小厮,“出去沏杯茶来。”
黎雅想,既然徐凝已跟他说过一遍,那她便直接道明来意罢。“王大人,今日我前来,便是要麻烦你下个令,免去我与各县约定的三年粮债。”
那王知州静静地看着她,半响才道:“黎娘子这话,本官不太明白。”
她抬眸剜了他一眼,心道,徐凝看来没劝动他。既是这般,那她便按着计划来罢。是以,她故作惊讶,“王大人,既然朝廷已颁布了免去变法影响的一切官府债务。那黎家与各县县衙的三年粮债自是一笔勾销。”
“政令?什么政令,本官怎不晓得。”王知州佯装不知,讶然说道。
黎雅心里一阵冷笑,看来他是准备拖到底了。
她从衣袖里当即拿出一份政令来,“王大人,这是我从京城带过来的政令,你看看便是。”她递上去。
那王知州接是接过去了,却随意地往旁边一放,完全没有看的意思。
黎雅看他这动作,便晓得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