踟蹰再三,袁艺还是说出了那句话“他们他们被业内称为最会培养优秀员工的学校。”
是优秀的员工,而非人才。
都说学校是教授知识的地方,最为在意的当然是学生的智商和才能,也会考虑到学生的勤奋程度。然而,绝大多数的学校并不在意学生的情商,至少在此时,并没有几个学校会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情商培训。而很神奇的是,省城里就有这么一个学校,或者说,是出了这么个老师,开设了一门专门教导学生如何当一名优秀员工的课程。
从实际出发,先给自己来一个准确的定位,没有好高骛远,没有远大目标,只教你如何做简历,如何做自我介绍,如何突出自己的亮点,成功的从万千求职者里面突出重围,进入职场。
而进入职场之后,并非教你实现自我价值,而是先去了解你的公司需要你做什么。
懂了吗你会什么,你爱好什么,你擅长什么,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公司需要你做什么你就去做什么。
这门职场文化的课程,与其说是培养情商,不如干脆说是培养职商的。在学校里,就让你充分的体验到何为职场,教你如何在职场里如鱼得水,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新人中脱颖而出,提前度过试用期成为正式员工,再通过几个抢眼的操作,早早的成为小组中的领头羊、团队里内的核心,及至向中层管理冲击。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上辈子的袁艺很喜欢去那所大学里招聘,因为他们真的很棒,压根就没有新人的迷茫无措,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该如何做,才能讨得上司的欢心,最重要的是,这所学校出来的学生极少会在短时间内跳槽,因为他们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千挑万选、深思熟虑的结果。
当别的毕业生,到了毕业季时,仍在犹豫着是继续深造好,还是出社会工作好时,他们却是从大一开始,就利用各个假期,走遍了各大名企。到了大四,往往早就已经确定了要去的公司,肯定不止一个,因为求职本身就是双向选择的结果,可不管怎么样,他们大学四年都在为一个目标而努力。
找一份能为我的将来无限保障的好工作。
这样的员工,谁不喜欢
缺点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他们是员工,最最优秀的员工,最多也就做到中层,再往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习惯了听从上面的指令,往往能将每一个指令完成到最好,却也正是因为这样,失去了自我。
形象的说,就好似闻名全球的英国管家学校,培养出来的全是第一流的管家,保准让你彻底没了后顾之忧。
可那也就仅仅只是管家而已。
袁艺没有帮方静做出选择,她只是帮着指了条路,最终的抉择还是要看她本人。
不过仅仅过了一天,袁艺就接到了来自于方静的电话。
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可现实里,更多的人却只是选择先解决掉眼前的危机。对于方静而言,即便往后的前途再怎么敞亮,假如不能回报奶奶的恩情,她的余生都会活在悔恨之中。
当高管有什么不好的这世上又有几人能够走上真正的巅峰
就好比方静上小学、初中那会儿,也曾幻想过,将来自己是上北大呢,还是去清华呢最终,她还不是选择了一所虽然不错,但在国内几乎没有什么知名度的一本院校。
这才是人生。
统一填报志愿结束后,袁艺又兴冲冲的跑了一趟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