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二房、三房和四房的那些婶娘、堂嫂什么的,仿佛约好了一般,不断流的来拜访她。
当然了,人家也不是没事来闲聊,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有点儿事请唐宓帮忙。
尤其是那些家中有适龄孩童的,纷纷求唐宓把孩子收到东庐书院。
起初,唐宓还能陪着笑脸,一一答应下来。
但弄到后面,唐宓发现,这些人有些离谱啊,家中五六岁的孩子要上学是正理,可那几个两三岁的孩子算怎么回事?
东庐书院是书院,虽然有春华班,但最小的学生也在六岁左右。
两三岁的孩子,搁在有些富贵人家,估计还没有断奶呢。
这样的奶娃子送到书院,到底是读书还是来玩儿的?!
唐宓的面皮都要笑得抽筋了,不过,她并没有多想,只当那几个做父母的望子成龙。
但当已经出嫁了的李敬蓉和李敬芙都回来了,唐宓才发觉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劲。
“阿嫂,如果四房的人找来,您不必为了我们就、就——”
李敬芙有些难以启齿,她真是没想到,她的祖母竟打着那样的算盘。
去年,李敬芙嫁了人,夫君是李寿帮忙相看的。
夫家姓吴,不是世家,却是江南的书香大族。
吴家的家主在户部当官,李寿升任尚书后,侍郎一职由他接任。
李寿和吴侍郎是同僚,彼此很熟悉。
李寿知道,吴家家风清正,族中子弟读书上进,更有森严的家规:男子四十无子方可纳妾。
正巧,吴侍郎的幼子跟李敬芙同龄,尚未婚配,吴侍郎有意给儿子说亲。
与李寿闲聊的时候,便顺口提了一句。
李寿却记在心上,回去后,将吴家四郎的情况跟唐宓说了说。
唐宓觉得吴家很不错,不过她担心李敬芙会嫌弃人家不是世家,便寻了个时间,悄悄问了李敬芙。
李敬芙到底是未出阁的小娘子,脸皮儿薄,听了唐宓的话,先是羞红了脸,接着才磕磕巴巴的说:“士族如何?庶族又如何?时移世易,现在的世家早已不是原来的世家。”
很好,李敬芙并不是十分看重姓氏。
她的言下之意很明白:只要人好、家世清白、知道上进,那就足够了。
唐宓放了心,就让李寿去跟吴侍郎提一提。
李敬芙没有太在意姓氏,但世人都以娶世家女为荣啊。
所以,吴侍郎一听李寿有意将自家堂妹许给自家小儿子,顿时喜得不知如何是好。
至于李寿这位堂妹父亲早亡,祖父只是个低阶小官,只有一个寡母相依为命,嫁妆可能不会太丰盛等等不利条件,全都被吴侍郎忽视了。
毕竟自家这个也不是嫡长子,不能承袭家业,各项条件综合一下,竟是跟李家那位小娘子颇为相配。
吴家很满意这门亲事。
李敬芙的母亲,虽有些遗憾女婿不是世家子,但见李寿这般上心的帮忙张罗,且女儿也表示愿意嫁入庶族,便同意了。
而李敬芙的祖父母、叔父们则被李寿和唐宓直接忽略掉了。
且不说李寿是李氏的大家长,有权利给族中人相看婚事,单说李敬芙的祖父母任由李敬芙母女三个住在李家大宅,一住就是好几年,他们就已经失去了给李敬芙做主的权利!
在李寿的安排下,双方父母见了面,李敬芙和吴四郎也见了一面,彼此都很满意。
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