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949章 地产热及泡沫
    对于郑州亚细亚的死活,吴小正并不关心。

    对他来说,他从来就没有把亚细亚当成真正的竞争对手,甚至于,他根本就没把亚细亚放在眼里。

    不过打心眼来说,他是巴不得亚细亚早点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

    这并非是他不厚道,而是王遂舟给他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糟糕。

    他此时就在想,如果亚细亚真倒了,他要不要去接手亚细亚的那些产业?

    他立即就摇了摇头。

    亚细亚的那些产业档次太低了一点,跟正佳的规划完全不相吻合。

    他倒是在提醒自己,在这两年里,一定要注意资金链的问题,否则吴氏企业也同样会出大问题。

    吴小正还在努力回忆国十六条的内容。

    他很快又想到了非常重要的一条。

    房地产热和房地产泡沫的破灭。

    如果是,1992年是中国发展史上的分水岭,那1993年,则是房地产产业发展的分水岭。

    吴小正记得,在后世,人们把中国楼市起点的坐标定位到了1987年。

    在那一年,就在中国南海边陲,新成立的深圳为筹钱发展特区,筹备了一场并不起眼的土地拍卖会。在会上,卖出了新中国第一幅土地。

    正是那场不起眼的拍卖会,正式拉开了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化发展的序幕。

    深圳的那场拍卖会,还影响了另一个地方,那就是1988年建省的海南。

    自1988年起,海南就一直是中国开发的热土,大量资金涌·入那里,开始房地产的开发。

    短短的五年之内,海南的房地产价格,就从1988年的1350元/平方米,飙升至1993年上半年的7500元/平方米,土地价格也从1991年的每亩几十万,攀升到现在的最高600多万元/亩。

    可对于中国的楼市来说,除了海南这个泡沫之地以外,真正的大规模发展是在1992年。

    1992年,南巡的春风,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一轮浪潮,而更浪的则是房地产热。

    吴小正又把目光投放到了统计数据上。

    据统计,在1992年,从事房地产业的企业数目,从1991年的3700家暴增45倍,达到17000家。

    其它的数据更加真实地反应了房地产热的浪。

    199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比1991年同期增长了117,地方房地产投资普遍增长50以上,其中海南暴增211。

    土地方面,1992年土地供应量和面积分别是1991年及以前全国出让土地的3倍和11倍。

    也就是在这一年,一大批重量级房企应运而生,碧桂园集团、雅居乐集团、保利地产、合生创展、绿地集团、建业地产、华发实业、宝能集团、金融街、北大资源、泰达股份……

    这些在未来中国风云驰骋的房地产企业,都不约而同在1992年登上历史舞台。

    吴小正却知道,房地产热的分水岭马上就要来了,时间就在今年夏天,随着国十六条的出台。

    他之所以如此笃定这一点,原因就在于海南房地产泡沫的破灭。

    海南的房地产泡沫,在后世也是人人皆知的商界经典案例。

    一个关于击鼓传花的案例。

    海南现在的房地产行业真的是疯了。

    据说,到现在为止,小小的海南岛上,竟然已经聚集了近两万家房地产公司。

    就在前几天,吴小正就听说了一个爆发的故事。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