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二百二十:自打脸
列弹劾:“金兵南下,国家危亡,岂有引海外州府的藩镇之兵前往前线,又让长史入枢密院操纵军事的道理?使武人亲党,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为国家之利哉?”

    李鸣转身投去惊讶的目光,显然这位并不是个秦党。只是坚持大宋重文轻武国策的普通大臣而已,这样的大臣,在大宋朝堂上还有很多,毕竟他所说的话,原就是欧阳修说过的。也正是这一道道的奏折,最终让武人出身的枢密使狄青不得不被罢去。

    赵构犹疑了一下,他也质疑起让荀懿入枢密院的正确性了。前天他是为了让荀墨出兵而不得已许诺,可如今这么一想,这样荀家要是真的想犯上作乱,里应外合,可就太容易了些。

    胡铨开口道:“金军在前线作乱,官家已经传檄天下勤王,如今安西都护不借大宋一布一银钱,而自成军旅往前线御敌,难道不是国家的大好事么?因此官家增补荀长史入枢密院协助调度,又何过之有?”

    这也是个颠倒因果的说法,他用的逻辑和秦桧一致——只要没有官方的文件,就当此事完全可以发挥。

    “未有寸功,而先惠及家人?这是何道理?”那位台谏官员仍然不服。

    胡铨自然知道这种话是不能让荀懿开口为自己辩驳的:“据我所知,安西军制与大宋不同,既然我们要维护将从中御的祖制,就必然要熟悉安西军情者为官家谋划。”

    他当然知道所谓的“将从中御”,不过是自谓“武人”的太宗搞出来的把戏,比如出征之前给将领个“阵图”,要将领们按照阵图迎敌,为此,大宋和辽国交战吃了不少亏。但太宗赵光义却一直认为这是将领们不知他兵法的高深的缘故。

    结果这个政策就一直延续,不论是神宗、钦宗还是赵构——反正这帮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官家们迷上了“运筹深宫之中,致败千里之外。”

    虽然这个政策完全不可取,但是这个祖制完全可以压制一下以“祖法”为重的台谏官们。最好也能避免赵构对荀墨的军队指手画脚。

    那位台谏官实在没办法在这一点上挑出意见,因为目前的事实就是,但凡熟悉安西军制之人,必定出身安西都护府。要么把荀懿扔到前线,要么把她留在临安——相较之下,还是留在临安最安全。</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