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他人,就晓彬在这一年里,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感受到了女孩因为金钱对他的背信弃义;他看到了老师的生活——同样因为金钱,买个人人口中“贤德”的师母,他不曾谋面的女人,离开了老师……晓彬长大了,成熟了,他的“三观”在这个美利坚合众国发生了改变:他除了正常的上课,利用老师创造的便利,给他们制造“双赢”的便利;他甚至同意了那个他曾经不喜欢的“富二代”,去追求自己的妹妹……
眼见的到美国一年的交流期过去了,晓彬多有不舍:不舍这轻松可以“滤金”的地方;不舍这凭着能力就可以改变命运的国度;不舍哺育他一年的高校;不舍帮助他的老师……但这里不属于他——他必须回到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那里才是根,那里才有亲人……
“晓彬哪,你是个好孩子,有情有义的!这回国了以后肯定大有作为!无论如何,请不要忘了你来过美国,你认识了我们!”这是在晓彬回家的前一个晚上,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回想着去年刚来时,和老师一起筹划着开班的那一段时光;再一次回首,昨天晚上解散班级的情景让人心里痛楚不已——
起初,在学校里办这个班的时候,大多数生源是晓彬在国内的学生。这次,他们听说晓彬要回国,最后一期上完以后,都没有报名;虽然请了几个助教,但是所有学生的课都是晓彬一个人来上……在学生选择老师的时代,他们选择了宁缺毋滥。这整整一年时间,生源越来越多,晓彬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这边学校也有领导找他聊,希望他留校,但初衷不变的晓彬,他委婉地拒绝了……这一年以来,晓彬和老师两个人除去给学校一小部分的费用以外,两个人净收入有十二万美元之多——其他的学生“留学”或者“交流”,他们的家庭可谓是倾其所有,变卖家当;而晓彬,赚得了满满一桶金……
“谢谢你,老师,您是我的恩师,无论任何时候,我都会记得你!我的梦想刚开始,家人和事业要并行,他们是我今生最大的牵挂……我很普通,父母供我上大学不容易,且不说我大的爱国情怀,就是唯小家,我要回去回报他们——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就盼望个平平安安!”晓彬说着,后面两句唱了出来……
在座的十多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无不落泪的……也许大家的初衷都是到国外镀层金,因为各种各样的目的,然后回国去实现自己的欲望,然而,现实往往有诸多的因素,让他们不得不脱离了现实,违反了初衷……
“我也想家,可是我……”这个女生是上海一所高校毕业的,来到美国的初衷——找个理想的老公。但是,她的幻想破灭了,那一刻让她成长。她深知,能出国的中国学生绝对是不二人选——他们要么多金,要么优秀。她想着在这里找一个中国的男人,让自己称心如意的能够托付终生的男人。有幸,她被老师邀请进了他们的“中文班”:晓彬不是让人一见钟情的类型,但他是耐人寻味的那种。当女孩看着晓彬和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