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提前跑路,临走之前安排同学们好好上会儿自习,自己就提着包潇洒离去了。
同学们一开始小声抱怨,后来干脆就聊起来了,反正没几分钟就放学了,明天又没有课,写作业也不急这一会儿。
程砜敲了敲徐蔚然的后背,“今天夜里用补课吗?”
徐蔚然回头,手在抽屉里摸着什么,“等会儿,我看看咱俩的补课记录。”
“你还记补课记录了?都记了些什么?”
“记你补课的时候走神十五次,盯着我发呆二十次,每次时长超过一分钟,还有三道题不是一遍过,要求我讲了两遍。”徐蔚然说着就掏出来一个笔记本。
“靠,你这么无聊的吗?”程砜从徐蔚然手里抽过本子,半信半疑掀开看。
一看,果真没有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儿,写的都是他们的补课进度和程砜比较薄弱的章节知识。
翻了几页,程砜发现徐蔚然整理东西的时候,真的特别喜欢画架构图,几乎每一页都有,大小不一。
每个图都是由总的往下分支,不断细化,甚至每一个知识点对应的题型,或者一个题型对应的多个知识点,都有体现。
字倒是没有写多少,但是层次和逻辑都很清晰。一目了然不说,并且几乎是由一个知识点立马能牵出来一串或一片知识点,并且连同其中的题型。
程砜记得在他之前的高中,班里有个特刻苦勤奋的同学,他每天是最早一个进教室,最晚一个回宿舍,据说宿舍熄灯后他还能打着手电筒学到凌晨两三点。而且他的笔记更恐怖,全之又全,恨不得把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堪称各科老师的讲课“录音”。
但是那个同学成绩却一直很差,始终上不去。程砜佩服他那种精神的同时,又觉得他有点儿可怜,很辛苦却没有回报。
现在一对比徐蔚然,程砜算是找到原因了:诚然,那个同学已经足够努力了,但是他努力的方向不太对,也就是没找到学习方法,以至于收效甚微。
程砜把本子递给徐蔚然,“我发现你这个架构图真挺有用。”
“是吧,方便串联记忆。”徐蔚然接过本子。
“对,这样一来就轻松多了。”
徐蔚然翻到记录的最后,问:“轻松?你看我轻松吗?”
程砜想了想,徐蔚然好像还真不轻松,天天与题为伍,草稿纸比人家作业本都厚。
“你啊,你好像还真不是太轻松。”
“想成绩好根本就不可能有绝对的轻松。”徐蔚然说。“人的记忆力确实有差别,但是就算你学的知识都记住了,你不会用还是白搭。”
“理解力和记忆力比别人优越,不意味着就一定比别人成绩好,只能说你效率会比别人高。但学习这种事儿吧,不仅仅是简单记忆,绝大部分还是在于练习,练习你学到的知识到底该怎么用,怎么整合到一起用。”徐蔚然说着把本子收起来了,“所以,刷题是王道。”
“大家记住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但是会用的部分有多少,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你做的题比别人多,主要是题型要比别人多,那你会用的自然就多,分数自然就能高于别人。你明白吗?”徐蔚然偏过头来看程砜。
“嗯,我明白。”程砜看着徐蔚然,他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就像装进了窗外秋季一碧如洗的天空,程砜忽然怎么都移不开视线了。
徐蔚然打了个响指,“明白就好,我刚看了,咱们的补课可以结束了。”
“结束了?”程砜觉得还没补几次呢,怎么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