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所用的就是这种“身入”又“心入”的教育方法。两个丧父又丧母的孩子本身已经注定了会经受很多别人不必经历的苦楚,萧然并不能把他们两个完全关在家里,免疫周围所有的伤害。萧然可以做的只能是引导他们的心理,让他们能够正确地对待已经遭遇的和将来可能遭遇不幸。
这一次,萧然让两个孩子独立前去医馆售卖药材,就是让两个孩子开启独立生活的第一步。萧然除了和两个孩子同行,帮着背一会儿药材外,其它时候都是一言不发的。萧然也提前和两个孩子说好了,不允许他们在路上和在医馆里和萧然说一句话,也不允许他们做事情的时候看萧然,要假装萧然不在身边才行。
走走停停,相互之间换着背药材篓子,终于在一个时辰后,进了镇子,来到了镇子里唯一的一家医馆里。
门口一个伙计在招待着来看病抓药的病人们,小安和小乐背着药材篓子进了医馆的门。
伙计看到两个小孩子进了医馆,就问:“你们家的大人呢?怎么你们两个小孩子进来了?这里不是你们玩的地方。”
“我们不是来玩的,我娘有事去忙了,让我们两个过来把背篓里的药材卖掉,不信的话,你可以看看我们的背篓。”小安连忙对伙计说,还把背篓拿下来,掀起上面盖的布给伙计看,生怕伙计以为他们是来玩的,把他们都给赶出去。
伙计看到两个孩子的背篓里确实是炮烙好的药材,医馆确实挺需要这些常用药材的药材的,就说:“你们两个跟我来,我带你们去找掌柜的。”边说边带着两个孩子往柜台走去。
伙计走到柜台掌柜处,对掌柜的说:“掌柜的,这两个孩子是来售卖药材的,小的看正是我们日常需要的,就做主把他们给发过来让您过过目,看看是否合格,要不要收?”
掌柜的一眼就看出两个孩子出身农家,家庭估计很贫困,也不知道怎么会认识药材。又仔细看了看他们带来的药材,发现虽然品相不怎么样,但都是可以使用的,足可以看出这两个孩子家中是有人懂药材的炮烙的,只不过不太熟练而已。掌柜想了想,决定把这些药材收下来,毕竟医馆很是需要这些常用药材,医馆又没有什么固定的来源,经常需要医馆的大夫和学徒专门出去采药,或是到县城里的大医馆里买药材。
掌柜是个厚道的人,也并没有因为是两个孩子来卖药材,就轻视他们,压低价格,反而还一一告诉两个孩子一些常用药材的收购价,希望他们回去告诉会采药的人,多采一些这些药材来卖,医馆很是需要。
两个孩子一背篓的药材总共买了一百文钱,差不多花了十天的时间赚了一百文钱,对于两个孩子还是很开心的。一个成年人如果找活干的话,一天可以赚到三十文钱,十天可以赚到三百文,因此两个孩子十天赚到一百文,也就不算太出格了。为了防止别人眼红,萧然还让两个孩子在别人问起的时候,只说赚了三十文吧!也就是十天三十文,每天等于赚了三文。想来这样可以避免别人的不平衡了。
如果别人想学的话,萧然也让两个孩子教他们一些,不过鉴于炮烙药材比较麻烦,估计很多人都不愿意花费很多精力,最终收获的却很少,觉得得不偿失,因此最后就都放弃了。这样小安和小乐,既没有得罪村里人,又让他们明白两个孩子生活之不易,所赚的钱都是非常辛苦才得来的,避免他们的眼红与嫉妒。
就这样,两个孩子渐渐适应了作为采药人售卖药材的生活,村民们也都接受了两个孩子通过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