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用说这上头还有个老曹家的皇帝在呢,他也轮不到说不, 至于那魏明帝同学对此更是只有拍着手赞成的份。为啥因为这个现年才三十一岁的皇帝这会儿已经感觉到了司马家的压力, 可偏偏想要收拢权利,却有些力不从心, 更惨的是, 他连着生了三子两女, 至今只留下一个小闺女还活着,还都是早夭,明明生下的时候很健康,却早夭,你说,这里头没问题而嫌疑对象呢他知道,谁撺掇的, 他心里也有数,却偏偏什么都没法子做,这样的皇帝当的有个什么意思
不然你当他为啥总和后宫过不去因为在外头他太憋屈,不在这里发泄发泄脾气, 还能在哪儿都要绝嗣了好不。早年,他也能被传出生而早慧,过耳不忘等。可如今呢当他拿起帝王的权威,当他想要收拢皇权的时候,一切就都变了。老臣权臣,成了他最大的阻碍。
陆逊说他选用忠良,宽刑罚,布恩惠,薄赋省役,以悦民心;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说他魏明帝一时明主;现代史学家王仲荦说曹叡统治时期,是魏王朝的全盛时期。这样一个政治上可以算的上明主的人,当他猛地收到阿斗的宣言,那简直就是拿到了一把好刀。别的好处且不说,最起码只要响应了阿斗的建议,他能换一个好名声。
至于这之后嘿嘿,十年没有战事,正好能让他有机会将那些布置在南方的军权做一定的收拢和掌控。这对于帝王集权是相当的有利,顺势减轻司马家的压力。虽然他不知道其实他的寿命已经没几年了,可这消息依然让他十分的振奋和激动。
所以这消息传出来没多久,天下就又有了传言说魏明帝对阿斗的怜民之心相当的赞赏,并表示了赞同。皇帝都赞同了,那你说,司马懿该怎么办好在他还有安慰,这不是还有公孙家等着他去收拾嘛,不是还有防卫北方能做借口嘛,对于他掌控军权什么的,还是有点用的,损失不大。所以喽,他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除了他们,还有东吴。这会儿人孙权还活着呢,虽然人已经不再是早年那种精明能干的模样,而且还因为继承问题上的反复无常,导致党争频繁,可同样的,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比魏明帝更希望边境安生些,让他好空出手来好好的和朝堂上的人磨,如此一来,他能说什么自然也只有跟着赞同的份。
于是乎这奇怪的一幕就出现了,三个国家,三个皇帝,居然由着年纪最轻,资格最浅,名声最低的一个出了个大彩,还是个别人心甘心愿的附和的大彩。这样的事情不天下哗然都不可能啊。一时间这三国间的局势就变得破朔迷离了起来。
不是什么人都能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看问题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是阿玉这样在第一时间看透迷雾,直视根本的。这倒不是说这里只有阿玉最聪明。而是因为阿玉有几百年的经验和历史作为依据,他们却什么都没有,想要当个聪明人,不用时间磨,不一点点试探怎么可能看清楚
所以喽,一时间对阿斗好感大增的不少,投机心切的往蜀汉而去的也不乏其人。人才流动加起来几乎都抵得上之前五六年的总和了。如此一来不说阿斗如何的高兴,就是其他两国的人,也忍不住侧目了,心下对于名声,对于天下民心又多了几分慎重。
也就是在此档口,阿玉这里又接待了另外一个名人,那就是阚泽,那个阿玉的同窗阚大郎的族叔,由阚大郎陪着,一身寻常常服,犹若普通士绅一般,只带着人,就这么来到了阿玉的竹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