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院子连上围墙是长方形。横间盖了两层:第一层,中间大厅,左边杨大川夫夫房,右边是厨房跟洗浴间,楼上是三间房间,以后可以给孩子住,房间外是一条1米多宽的长廊跟一个有2.5宽的露台;栏杆是用青砖和白瓷修成,不用担心以后会坏;上楼的楼梯就修在一楼夫夫俩的房间后面;竖着排放的两大间,每间分成两个房间,右间两屋:沈阿嬷占一屋,还有一屋用来储藏东西;左边两间屋子就空着,有客来时可以安排住这边。前院围墙脚处还设有一间杂物间,以后可以放些农具,或者养狗看门。
建房唯一有点出格的是。杨大川想把茅厕跟洗澡的洗浴间放到一起,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穿来时,虽然改善了大家的卫生状况,但是厕所改良在农村进行的不是很深入,城里的还稍微好一点,已经发展到斜坑式。但是农村大多数还是两块板一坑的状态。之前修缮老房子的时候,杨大川也是自己弄了个斜坑的,但是还是不得劲儿。
由俭入奢易易,由奢入俭难,别的不说,唯有这厕所,杨大川怨念很大,在现代早已享受过干净的卫生条件,再回到这种原始状态,如今又有条件了,杨大川坚持要重新弄个厕所,厕所虽然没能盖在新房里,但是杨大川把原来老房子的储藏室改成了卫生间,地面用采来的大石片镶嵌,弄成蹲坑的样式,蹲坑专门找城里烧瓷的师傅帮烧了一个,还烧了特别定制的管道,通道后面的化粪池。
门扉和窗户都是从安平县城里木枋定制的款式,房子的地面全部铺上青石地砖。原来农村的人盖房子从来都不考虑排水的问题,杨大川为以防万一,还跟建房的师傅好好的说道了一下,最后按照城里大户人家盖的房子那样,设计一条排水沟,连上厨房、洗浴间,用特别定制的管道通到整个院子后面的化粪池里。
原来住的老房子都是泥胚的,这次修房子,杨大川干脆又买了些土砖,把原来外墙的泥胚换成了土砖,把外墙换成土砖也用不了多少钱,要不然,以后没人住了,不用多久就会败落完,杨大川以后还打算用呢,虽然现在还不知道怎么使。
动工当天,村里有闲的村民都过来帮挖地基,工钱就没给,这些都是人情,以后杨大川要还的。来帮挖地基的杨大川家都管饭,好肉好饭的招待大家。挖地基人多,不过两天就全部挖好了。余下的就全部是施工队的事儿了,一切都按照之前说好的有条不紊进行着。
房子动工期间,施工队的伙食是杨大川家帮准备的,还能节省一笔开支,这并不难办,沈阿嬷跟芋哥儿都是灶上拿手的,准备大锅饭绰绰有余,家里家外也操持得清清静静。
房子进程也是预先商量好的,没啥大问题也不用杨大川操心,还有许村长偶尔过来看顾着。一时之间,杨大川反而是最清闲的那个,过着每天睁开眼睛等吃饭,闭着眼睛等睡觉的生活。
刚开始还能歇歇两天,享受一下地主老财般的生活。没过几天,杨大川自己反而觉得有点受不了了!无聊啊,没电视看,又没点其他的消遣,想找个人唠嗑唠嗑都找不着,虽是农闲时分,可村民大都闲不住,有门路的都进城找活儿去了。没门路的,一把力气全往自家自家地里使,恨不得一天跑八次,叶子上有点灰都要拿衣服擦干净,真正让杨大川这个在农村住了一辈子的假农民感受到古代真农民对土地庄稼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