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人生哲学。
把这份不长的卷子反复看了好几遍后,戎阳琢磨出点味道了——即使卷子上没有明说,但着实不难看出,这是一份三观,或者说,性格测试。
原来笔试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所谓的体试和笔试,考验的是武力值和性格。
因缺斯汀。
戎阳的兴致一下子起来了,作为一个好歹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和一段苦逼高中生涯的二逼青年,他第一次透过试题感受到了来自出题者温暖如春的人文关怀。
数理化史地生他比不过学霸,心理测试可就不一定了!
相信其他候试者大多和戎阳一样,没多久就明白了这场笔试的用意,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场性格测试,难免会有人为博高分故意投其所好,违心地选择自己明明不认同却“政治正确”的选项,而这样的“作弊”并没有在实质上违规。如此一来,性格测试不就适得其反了吗?
可是细细一看这些试题,就明白根本不存在什么“政治正确”。
第一题就让绝大多数候试者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假如你是一个火车司机,正在驾驶一辆火车,出发之前你的路线已被规划好,且规定不得擅自更改路线。行驶至途中时,你突然发现轨道前方有100个小孩在玩,刹车已经来不及了,只能临时更换到另一条已停用许久但仍能使用的废弃轨道上,可这时你发现,这条废弃轨道上也有1个小孩在玩,你将如何行动?”
题目下面留有大片空白,这表明写出自己的选择可能还不够,还得解释自己作出选择的理由。
来参加这场考试的应试者大部分文化程度不低,很多人一下就看出来了,这不就是鼎鼎有名的经典悖论之一——“电车难题”么?
然而,这道试题又与电车难题有着一些难以忽视的区别,它在电车难题的基础上作了不少改动,比如原来的5对1改成了100对1,还增加了一些举足轻重的细节,这样一来,就不能简单地以思考电车难题的方式来思考这道题了。
第二题甚至比第一题还绝望。
“假如你所在的城市被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而你是拆弹部队的一名成员,你们不知道炸/弹的位置,只能对城市进行紧急疏散,但只要炸/弹爆炸,就一定会炸死这座城市至少10000人。在疏散过程中,你偶然得知某个普通公民掌握着定时炸/弹的情报,可是这个公民受到了恐怖/分子的威胁,如果他泄露定时炸/弹的信息,他全家人——他的妻子、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一共6人,将立刻被杀死。你是否会对该公民采取酷刑逼供?”
和第一题一样,这同样是由一个经典悖论——“定时炸/弹”衍生出来的变体。
这特么都什么玩意儿?他们不就是在研究所看看大门吗?怎么感觉那么凶残?难不成还要跟外星人战斗?
戎阳一边有点好笑地在心里吐槽,一边刷刷刷刷地在卷子上写下几个堪比鸡爪子的字,什么经典悖论,他一个都没听过,这些匪夷所思的题目他都是第一次见识到,反正都是主观题,那自己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好了,至于理由……以前让他写作文跟要了他的命似的,他哪扯得出那么多冠冕堂皇的论调,没有理由,就是这样。
继九道一题比一题令人纠结的问答题后,最后一题画风一变,竟是道选择题。
但这选择题一点也不好选。
“请在以下选项中选出你最不喜欢的三项。”
选项一共有20个,全是四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