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338章 治国的黑白色
入官吏序列。

    地方的学堂、医院,实行官督民办,鼓励民间力量介入。

    地方官僚系统的力量主要集中在司法系统、公共事务和税务系统三方面,官吏人数虽然直线下降,但职责并没有减弱,只是某些方面不再关注。

    被裁撤的官吏,朝廷给钱给政策,鼓励支持他们兴办产业,自主择业,尽快融入到社会中去。

    李轨本来的计划是五年时间内完成这一改革,但尚书台方面为了功绩,订立的计划是两年之内搞定,这就造成了操之过急,因此而引爆的地雷此起彼伏,引发了大卫建国后一次重大的信任危机,所幸的是这个时候大卫的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人心向上,所以官吏们的闹腾并没有激起大的浪花,一切都在可控之中。

    在官僚系统进行大改革的同时,皇室也在进行一场脱胎换骨的大改革。

    首先是设立内侍省。

    将原先隶属于外朝的殿中监和执掌宫廷庶务的宫内局纳入内侍省,殿中监更名为秘书局;宫内局则一分为二,为宫务局和尚宫局;负责宫廷警卫的锦衣卫改为警卫局;另设长乐殿使专门负乐殿的事务。

    这四局一使统归内侍省,内侍省的长官与尚书令一样晋级为正二品,不过与尚书台不同的是内侍高官官经常是空缺的,偶尔有也是一种虚衔,不仅如此,内侍省的副长官常侍也是一种虚衔,真正的内侍高官官叫判内侍省事,属于临时差遣性质,五品以上文武官员都有资格出任,但这个官常常也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协调者。

    内侍省内真正的实权派是秘书局令、宫务局令、警卫局令和长乐殿使。

    内侍省成立后,李轨亲自酌定官吏人数为两百二十九人,御使三千六百二十八人。

    警卫人员编制在锦衣卫,不计入其内。

    多余的宫女和官吏,酌情裁撤,尤其是宫女,大汉原来的宫女有五千人,成都宫里有四千人,建业宫里有七千人,加上李轨本身就有的一千人,合计有一万七千人,年龄跨度为十二岁到五十岁。

    李轨下诏长安和洛阳宫里宫女放出一万四千七百二十四人。年龄跨度从十六岁到三十岁,一次性解决了一万多男青年的婚姻问题。

    剩下的宫女里有八百多五十岁以上的老宫女,无亲无故,没有生活来源,放出去后生活无依,李轨诏令将她们和年老的宦官一起送入关中的皇庄,种菜织布,颐养天年。

    这次精简之后,宫里只剩下一千三百名宫女,新规规定,女满十六岁起,允许其申请出宫,每两年有一次申请机会。

    禁中宦官年满五十五岁,女满五十岁或体弱有病者,可以申请免除劳役,有子女亲戚可投者,按年或一次性支给养老金,放出宫去;无子女,无亲眷可以投靠又不能自理生活者,迁入皇庄居住,颐养天年。

    在建国过程中,皇帝攫取了巨大的私产,关中、河南、太原、邺城、成都、建业、吴郡属于皇室的私产不可胜数,庞大的皇室财产过去都是不交税的,现在也按照普通民产的标准向朝廷缴纳税赋。

    除了田产,皇室还凭借经济上的优势兴办了一系列的产业,这些产业过去也是不交税的,现在也照章缴纳税款。

    皇帝的慷慨换来了全体民众的衷心拥护,大卫的百姓痛恨官场黑暗的多,痛恨官吏横暴的多,但痛恨皇帝的却是绝无仅有,因为看起来皇帝永远是跟普通百姓站在一块的。

    当然,如果大卫的百姓知道皇帝每年通过税收系统为自己攫取巨大财富时,他们肯定会心里不平衡,国家税收体系里诸如盐铁税,矿产税,海外货物输入税等几个税收收入极为丰厚的税种都被皇帝把持着,所得税金都归皇帝一人独享。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