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所有雷达都存在的问题。
由于地球表面是弧形的,哪怕采取两部或多部雷达交叉覆盖,乃至高空预警雷达和地面雷达相互弥补的办法来克服,也只能是减少盲区,而不能完全消除。
不过放低了飞行高度的杨棠很快意识到那些零星武装岗哨的威胁,虽然他们集火也很难伤到杨棠,但这些岗哨就像苍蝇,令人讨厌。
所以,杨棠也懒得再亲自深入探查,直接找了个村落,降在一户人家的屋顶上,庞大的念力场开始向四周散去,将周围方圆百里的地形、设施等等都纤毫毕现。
红后也没闲着,透过脑电波传输,它同步绘制出了当前会赛地区的3d地形图。
搞定一切后,杨棠悄没声的离开了金三角,当地愣是没人知道他来过。
第二天上午,依旧是例行的超能训练。
午饭前,杨棠收到了矿厂基车发出的讯号,称整个矿厂展开建设完毕,已经派出一艘采矿船传送去了水星外太空。在接下来三小时之内,采矿船将在采集各种采矿环境数据的同时,对水星进行试探性采矿。
至于相关的寻脉、探矿等等工作,一切都不需杨棠操心,采矿船舱内有十二分之一的体积携有各类工程机械人,嗯,也不算是机械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机械的形象都是昆虫或动物之类的。
尤其是探矿机械昆虫,数量不下三千只,它们的形象跟蟑螂差不多,可飞行,采用“集能式”供电,越是没有大气层保护的行星越是能够长时间不间断工作,因为地表的高温、各种宇宙射线的辐射,都会被探矿昆虫自动采集并转化。
所以,在杨棠吃完中饭后不多时,矿厂基车就又传来讯息,报称采矿船已采集到了足够的工作数据,并且锁定了一处露天铁矿,很快就能进行采集工作。
要知道,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所以白天的地表温度约在四百五十度,而夜间又会冷至零下一百七十度左右,没点黑科技,根本无法对水星的矿藏进行采掘。
矿厂基车自带的两部采矿船都能在地表一千摄氏度的环境下正常工作,一千三百摄氏度则是极限工作状态。若环境在一千五百摄氏度左右,采矿船的零件就会开始软化,进而无法进行采掘工作。
倒是在耐低温方面,采矿船最多能扛住零下一百四十度进行正常工作,零下一百七十度就是极限,零下两百度以内,采矿船如果完全收缩、不工作,还是能勉强扛住,不至于被冻脆、冻裂。
而水星的环境,显然不太适宜采矿船在夜间工作,不然采矿船的使用寿命堪忧,到时候杨棠又得额外花销一笔功德(罪孽),完全没必要。
好消息是,根据探矿昆虫的查探,水星地表有一个露天富铁矿,关键是最后这一个字、带!是的,这一个铁矿带几乎沿着水星的北回归线而形成,再配上水星接近两个月的自转时间,简直完美。若是两部采矿船追着太阳采矿,将不会遭遇夜间的苦寒,并且工作效率会很高,至少是原先预估的两倍。
之前杨棠给罗老打的包票是每天供应四十万吨铁矿石,让两艘满载量均为三十万吨的采矿船每天跑一趟水星,单趟采掘回二十四万吨铁矿石,就能交上传送门票钱和矿石,但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一艘采矿船每天完全可以跑两趟,只要参考水星的自转速度设定好提前的传送方位,两艘船就能替换着传送回来交割矿石。
而矿厂的传送装置对于大型的传送次数上限是每天十次,若两艘船交替传送,也达不到传送上限,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一个方案。
眼下唯一的问题就是,只要两艘船交替着在水星的那个露天富铁矿带采掘完一圈而不出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