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卷 东来万里客 文章境界
    白云笙亦早早通过了考校,他与这书院中的大多数讲师都相识,是以考校时看着那熟识面孔,一点也无张惶之感。

    且他有家学在身,答起卷来颇为轻松,只是这些师长都对他期许颇高,结果倒未能尽人意。

    白云笙心下有些委屈,却没有显露出来,走到院中,便见慕欢同苏清欢在一处说笑,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他从小未体会过兄弟之情,无论是亲生兄弟,亦或是师兄弟,一时有些艳羡,忍不住盯着他们出了神,见两人回头,便有些不知所措地移开了目光。

    苏清欢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没有此等忧愁,因此一时没有察觉出来,只讶异的看着他。

    倒是慕欢深有感触,一下子便分辨出他目中的艳羡之情,便拉着苏清欢走了过去,问起了考校之事。

    虽未曾得到师长夸赞,白云笙却颇为自得,只因此次他的文章文气升腾,已能成象。

    诗仙虽是以文入道,却是因其诗歌能引动天地共鸣,故诗歌以外的文章境界历来没有定论。

    诗仙之前,如诸子百家,汉魏先贤之作,虽因作者已逝,无法沾染作者才气,却能吸收天地文气,生出种种异象,不一而足。

    后之散文大家作文时有云霞之景,玉振之声,亦因人而异。

    而到了苏氏父子,一家之内异象各不相同。

    东坡居士更以其高才,成日月高悬,光彩华耀之象,而苏子以诗入道,却因其文赋飞升,至此文章境界大抵可分。

    或气连辞采,成云蒸霞蔚之象。云色七彩,以人之体性为异。

    或理贯篇章,发金声玉振之音。音声律吕,以事理远近为析。

    或情立体势,即华星秋月之景。景物明晦,以情意深浅为别。

    或志领机枢,观缀玉连珠之华。光华隐耀,以志气高低为分。

    更有甚者能成沛雨甘霖之象,龙吟虎啸之声。

    白云笙的文章以辞采取胜,虽不甚壮观,然能成云霞之象,足以说明他的天赋卓绝,只是不及学院中众多奇才,是以师长虽觉满意,却非惊艳。

    白云笙也只是稍有苦闷,很快那点苦闷便在倾诉中烟消云散。

    慕欢看他谈及诗文时便十足的少年意气,忽觉自己前世也不过十几岁,竟早已没有了少年意气。想到既然重来一世,又何必带着前世枷锁,倒像与这些少年人隔了一层似的,既然决定好好看看这个世界,便沉下心来融入罢。

    心下一松,眉目也跟着生动起来,便与他们谈论起自己的诗。他的诗主要以写实为主,有有我之境,已有无我之境,虽不至于让人惊艳,却也情感真挚,发自内心。

    而苏清欢也适时说到自己的文章,他的文章前半部分是依据文心雕龙而写,后半部分却带有现代思维,让人耳目一新。

    三人说到兴头上,却听讲堂之中传来喧哗声。

    只听一名学子语带愤懑的说“有道是有教无类,之前文心书院就以种种理由将诸多学子拒之门外,如今我只是文采稍逊,便要将我赶出院门,之前所说的勤能补拙岂不都是空话。

    况且我家中贫困,根本无书能读,又怎么比得上那些世家子弟”

    旁边一人也跟着叹息道“当年文道兴盛之时,礼教尚存,朝堂仍在,天下各州府郡县都设有书馆,供人读书,无论家境如何,都有书可读,知礼仪,识廉耻,又哪里是如今的情状”

    周围有的学子面有戚戚然,感同身受。

    然而讲师摇头道“非因你无才,而是你文中怨恨之情显露无疑。恨生不逢时,不曾生在文道兴盛之时。也恨家中贫困,不能为你便利,却不曾想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