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圭心思重,待会不要乱说话。”看着玩着手机头都没抬的君简帛,杨晴柔心累地嘱咐道。
“我当然知道啦,我还能不了解他。”君简帛哼哼道,而后又将手机举到了杨晴柔面前,“看,微博上好多喊我公公的。”
杨晴柔扫了一眼,也不开口评价,反倒是露出了担忧的神色,“唉,君圭心思重,又不会照顾自己,就希望他身边能有个知冷知热的贴心心,我这心也才好放下啊。”
虽然君圭跟君简帛一直以师徒相称,但其实君圭是君简帛和杨晴柔抚养长大的。
当年君简帛下班从京剧院走出来的时候,一眼看到了一个红色的襁褓,走近一看,竟然是个几个月大的小孩。那个时候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虽然孩子身上抱着小棉被,但是也被冻得脸白嘴青。
孩子被放在了京剧院的门口,若是他再晚上半个小时,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君圭这个人都不一定呢。然而令他感到惊奇的是,这个小孩竟然不哭不闹,睁着乌溜溜的眼睛一动不动地望着天空,被抱回家之后也没有哭闹过,他跟妻子还曾一度怀疑这个小孩是因为有什么缺陷才被人遗弃的。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君简帛才发现,这孩子简直就是为京剧而生的。无论是嗓音条件,还是扮相,都是个极佳的苗子,更难的是孩子肯下苦功夫,从来不会喊累。
“我得去再做两个菜,君圭一个人在外面一定没有好好吃饭。”杨晴柔坐了一会就坐不住了,起身又往厨房走去。毕竟是自己养大的孩子,杨晴柔对于君圭还是很了解的,平时看在自己辛苦下厨的份上,即使没有胃口君圭也会努力多吃一点,但是一个人在外面,肯定不会那么准时吃饭的。
君简帛微博也不刷了,厚着脸皮蹭到了厨房里,“要不再做个红烧肉呗,肉才能给小君子补补。”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小心思,红烧肉君圭又不爱吃。”杨晴柔手上的动作没有停下来,一个眼神都没有给君简帛,君圭平日里几乎不沾点荤,还经常被君禹嘲笑是和尚。
“他敢不吃我就打他。”
说话间,两人听到了门口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这个时候不用看都知道是君圭回来了。至于他们自己的亲生儿子君禹,忙起来恨不得变成空中飞人,根本不会像君圭这样,每周六一定会回来看望他们。
“小君子,来跟你师娘说说,中午多做个红烧肉哩。”君简帛还没等君圭开口问候,立马拉着君圭说道。
“师父。”君圭一看师父活力四射的样子,就知道这一周师父应该是过得不错了。换好鞋子之后,君圭一边走到厨房,一边撸起自己的袖子,走到杨晴柔身边接过她正在洗的芦笋。“师娘。”
“唉。”杨晴柔轻轻拍了拍君圭的小臂,“不用忙活了,出去跟你师父聊聊天吧。”
“嗯。”虽然君圭嘴里应下,但还是坚定不移地帮杨晴柔将芦笋洗好,切好备用。至于接下来的步骤,就不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了。
走出客厅还没有坐下,君圭就被君简帛一声吆喝喊到了书房,书房内摆着整齐的文房四宝,一张宣纸铺在了桌子中间。
“写两个字来看看。”君简帛指了指桌面。
君圭点点头,缓缓走到桌子后面坐下,挑了一支笔,提起一口气,酝酿起来。
着君圭最后写出来的成品,君简帛就能够肯定,君圭并没有受网上事情的影响,心境一如既往的静,净。
这是君圭最大的优势,却又是最大的短板。比起许多年轻人,君圭的心境让他可以沉下心来,自然能够取得同龄人难以企及的成就;然而年轻人缺少一份冲劲,又不全是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