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09章 崔父2
    董卓部将李傕联合董卓旧部攻破长安城,诛杀王允等人。天子被迫认可李傕的车骑将军一职,假以符节,统领诸事。

    自王允掌权以来一直在观望的各势力顿时哗然。

    袁绍立时写了一封檄文,将李傕喷得灰头土脸、青筋直冒,几欲跳脚。

    小皇帝见到这封檄文,明面上安抚李傕,实则期待袁绍的后续行动。

    哪知,他等着等着……袁绍该干嘛干嘛,完全不见出兵的意思。

    其他势力也零零碎碎地寄信前来声讨,正义慨然,然后……也没有然后了。

    唯一有意愿组织兵力来救驾的孙坚与曹操,一个被袁术丢去荆州,死在乱箭之下;另一个自顾不暇,还在艰难地“筹备创业”中。

    崔颂没想到,有他和郭嘉这两只蝴蝶扇动翅膀,将李傕、郭汜等人早早调离长安,王允竟还是未能躲过死局。

    历史上的王允死于公元192年,而这个世界的王允死于193年,仅比历史上多活了半载。由此可见,郭嘉曾经赋予王允的忠告他并未当回事,崔颂向他提供的几个建议亦没有被他放在心上。

    只苦了小皇帝,好不容易脱离董卓的魔爪,又落入西凉军手中。他今年不过13岁,纵然聪颖早熟,却颠沛流离,终日惶惶不得安。

    任人拿捏的他,每日被引着玩乐,别说接受名师教导,连经史类的书籍都无从阅读——皇宫内的浩瀚书籍早在迁都之际就被董卓少了个干净,搬进长安的新宫殿后,董卓更不会体贴地给小皇帝投喂知识。

    唯有王允在掌权后,为小皇帝延请名师,让底下官员抄了数量众多的珍籍送入宫中,甚至言传身教,亲自耐心地为小皇帝答疑解惑。王允死后,他为小皇帝延请的名师被李傕赶出了皇宫,与王允有关的所有——上至政策,下至文墨等死物,都被李傕推翻销毁。王允为小皇帝准备的那些书,自然也被处理得一干二净。

    后世记载,王允死后,“天子感恸,百姓丧气[1]。”

    小皇帝之所以哀恸,不仅是因为王允与自己的际遇,更是因为他深刻地明白:复兴汉室的最后一丝希望已然破灭。而他自己,再也没有成长的机会了。

    来自现代的崔颂或许会同情皇帝刘协的遭遇,但他不具备这个时代的君臣观,比起朝堂的汹涌暗流,他更在乎自己身边的事、身边的人。

    被大雪覆盖的道路好不容易畅通,崔颂往荆州那边寄了一封急信,准备赶路回去找郭嘉三人。哪知他还未打包好行礼,崔父就把他叫到跟前,强硬地要求他留在庐江崔宅,潜心学习,不要理会他事。

    崔颂:???不是说好了让他随便滚的吗?怎么才几天的功夫就变卦了?

    他小心地询问这个“潜心学习”是要学多久,崔父很平静地回答,也就学个三五年吧。

    崔颂委婉地表示荆州还有几个朋友在等他,崔父直白地表示我是你爹我也在等你。

    崔颂曲线救国表示大丈夫志在四方,崔父直球入网回答:先成家后立业,你要出去也成,把婚结了,生个胖小子再走。

    这话题没法接!

    崔颂深吸了口气,正待再接再厉,却听崔父发出不悦的冷哼声:

    “王允一死,长安朝廷还有谁能有所作为?董卓以一己私欲杀了诸多良臣名将,引得无数有志之士挂印归乡,剩下的,无非蝇营狗苟贪生怕死之辈。那李傕算哪块土里长出来的葱,也敢胁天子作大旗?如此污浊的‘正统’,外面那些有心人迟早心思浮动。”

    说罢,崔父嫌弃地瞥了崔颂一眼,

    “这-->>世道只会越来越乱。你这乳臭未干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