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个杨氏
而自己,明明九岁了却还是六七岁的样子,整日吃不饱还农活不离身这样日复一日窝在大山里头不是他们这群孩子该过的生活。
他们应该进学识字,应该读书明理,应该不断见识有趣的人和事,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至少应该成为一个能有选择权和主动权的人,而不是永远靠小聪明小手段保全自己的可怜蝼蚁
如果他们不设法改变,那江老伯、王氏、江家三兄弟及媳妇就是他们现成的例子,从小就沾染在指甲缝里的泥土将不会再有洗净的一日以后成家了会为一碗饭而争吵,会为了一件衣裳而闹翻,也会为了几十两银子而愁得食不下咽、卧不得安甚至也会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兄弟阋墙、同室操戈。
不,重复祖辈父辈苦难生活的循环不是他们这群孩子该过的生活更不是江春年轻半生人重活一世该过的生活,这甚至都不能称之为“生活”,只能叫“得过且过”“蝇营狗苟”
韩愈云“爱其子,择师而教之”,让这群孩子接受教育是改变他们命运的第一步。于是,待众人烤得昏昏欲睡时,江春装出天真样子道“奶,县里的弘文馆很厉害吗咋村里人一听业哥儿要去弘文馆进学,俱都帮着姑奶奶家说话哩”
王氏想起那日村里那些墙头草巴结江大玉的样子来,气不打一处来,有气无力地道“可不是嘛,都说进了弘文馆,就是半只脚踏进秀才门了呢,她老王家倒是歹竹出好笋要是咱们老江家也能出个弘文馆的学生来,甭管你们孙男孙女的,以后都是要光宗耀祖的,我王惠芬还会怕那老货就是村长那老油条我都不怕只可惜我家的全是些憨包”
杨氏缓和气氛道“阿嬷你也莫气了,能进弘文馆的都是文曲星下凡,咱们家娃娃别的不求,只健健康康听您的话,不就是大福分了”
王氏一听也对,自己家从祖上至今就没出过识字的,到了春丫头这一辈上,自是老样子,只能认命咯
江春可不这么想,只见她一副犹犹豫豫的样子道“我忘记与你们说了,那日送我们银子的那老夫人,她说现今官家招女官嘞,只要条件允许,男娃女娃都可进学堂嘞还道她与弘文馆的馆长有交情,可让我年后入学呢”
话未说完,已被二婶打断道“春丫头你莫胡说,那弘文馆岂是想进就能进的业哥儿可是正经读了四年私塾才考上呢你个大字不识的丫头片子,怕是连学馆门朝东朝西都分不清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