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事实上能签到短约的多是家境优越的公子小姐。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世家子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被各类优质教育资源轮番轰炸,他们的父母重视子女教育,且有能力将他们送进最贵最好的基础教育学校就读,很多人小学三年级时就已经达到了毕业生的水准。他们是最有希望成功出道的一个群体,也是各大学院争相招揽的对象。根据统计,这些人中的百分之六十都进入了赫赫有名的高斯、刘徽、费马、门捷列夫、居里夫人这五大一级学院,剩下的被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二级学院合力瓜分,流落在三级以下院校的凤毛麟角。
激烈的生源竞争之下,哪怕是号称华夏第一校的高斯也不敢贸然拿出长约欺负年幼的学员,如果激起不满导致他们另投他校,高斯可就赔了夫人又折兵了。所以,五年合约是高斯学院中最常使用的一种经纪约,但是,如果有人因此以为这是各大学院的常态就大错特错了。
教学质量落后、地理位置偏僻的欧几里德学院动不动就拿十五年、二十年的长约来说事。
这与供需关系有关。
欧几里德吸引不到有权有势的官富二代来就读,只能转而面向街巷市井招收学员。这些人的成绩普遍要比高斯的学生落后一到两个等级,进不了其他更优秀的学院,只有投奔欧几里德才有出道的可能。
换句话说,这是个甲方市场,欧几里德掌握主动权,它获得了制定规则的权力。
禁止考试移民的政策也为欧几里德的强势推波助澜。山南省户籍的学生在结束了基础教育之后只能报考山南省的学院,偏偏山南省又是全华夏唯一一个只有一所学院的省份,本地的学生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与欧几里德死磕到底。
在三年a班的同学里,大部分的学生签的都是与范国胜一样的十五年约,孙勇华因为入学考试排名差、又不得不申请勤工俭学的缘故,选择的是二十年期限。唯一一个与欧几里德签定了五年短约的陈出是当年入学考试的第一名,当时临省的祖冲之学院向他抛来橄榄枝,答应帮他办妥户籍转移事宜,只要他点头即可成行。高院长得知后亲自前往游说,不仅主动减少合约年份,还给陈出减免了学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他争取到麾下。
而转学生的合约就不是欧几里德可以控制的了。
李丽瑶原本在帝都的张衡学院就读,那是一所略逊于高斯的二级学院,与她签了五年的短约。姚珊与高斯学院的合约也只有五年,目前还没有到期,所以她和李丽瑶虽然人在欧几里德,欧几里德却并不能从她们以后的出道中分到任何好处。正因为如此,她们俩能成功转学除了得益于过硬的关系之外,还上交了高昂的学费。姚凌爽快地允诺姚氏将出资为欧几里德建一座图书馆,总投资在两百万华夏币左右,作为一种变相的“赞助费”。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傅海潮既然能从姚珊以后的商业行为中获利,就有义务为她解决事业上的各种麻烦,尽经纪人的职责。
但问题是,傅海潮至今没有从姚珊身上得到过一毛钱的好处,而且也不认为她能给他带来任何经济利益。
他根本不看好她的学术前途。
从一开始,傅海潮就不赞同姚珊来欧几里德读书。在他看来,姚珊既然能考出二十六名的成绩,就完全有希望在高斯学院出道。她只要再努把力前进一名就行了,为什么就不能试一试呢
同样是出道,从不同学院出道的含金量有天壤之别。高斯出品的偶像备受推崇,打上欧几里德烙印的奥考移民却有钻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