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林其对这个也颇为好奇,也不觉得无聊。
“我们小组的两个课题中,较为重要的是地宫建筑复原的课题。现在我们的科技水平还不够,许多地宫都只能继续深埋。现在国际上的考古方针都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在没有完全把握之前不会擅动,毕竟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我们组里的古老就是这方面研究的领跑者。毕竟我国已经发现的地宫太多了。其中乾陵地宫更是解放初期郭沫若就在申请挖掘,而直到现在还未能重见天日。”提到郭沫若先生的时候,杨俏的语气明显有些忿忿。
林其识趣的不去问这个,只好奇道:“我只知道秦始皇陵地宫,还有哪些?”
杨俏侃侃而谈:“那可多了,我国的政策是不主动去碰帝王陵,所以除非是抢救性发掘否则是不会动的。像是明十三陵就只挖了定陵,就是明代万历皇帝的陵寝,五十多年前就发掘了,结果无数文物开墓时就灰飞烟灭,后期又因为保护不善,棺椁被丢下山崖,而皇帝和他妃子的尸骨被红卫兵焚烧了。”杨俏叹了口气:“若不是当初那些人为了名利或是私人目的而申请了发掘,怎么会造成这样的后果?直到现在还有很多老专家在嚷着要发掘这些陵寝,也有些省份想要带动经济所以一直在申请发掘。”
林其恍然,大概她对郭沫若的不满就是由此而来吧,一想到那些代表中国灿烂文明的文物就那样在众目睽睽下化为乌有,林其也多了些难言的情绪,也跟着叹了口气,便继续问:“那你们现在研究的是哪些有名的?”
杨俏说:“挺多的,像是我刚说的乾陵,这是武则天和李治的合葬陵,还有明代皇帝朱棣的长陵,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等等都纹丝未动,只能靠红外线勘测,然后根据史书记载一点点的模拟出墓穴的状况。尤其帝王陵大多有机关暗道,如果不能事先做好万全准备的话就是会重现当年定陵的悲剧。只是有些墓穴也不知道还是否完整,毕竟盗墓贼一直无法彻底消除,像是乾陵就曾经发现墓道里有一个盗洞,好在乾陵是山陵,私自发掘的难度较大,但其他陵寝就难说了。”
说到这里杨俏又叹了一口气:“可惜我现在能做的工作实在不多,不过也要尽心尽力,古老曾说,哪怕我们有生之年也无法看到这些灿烂文明的产物重现于世,也要尽可能留下更多的成果给我们的子孙,终有一天能达到把这些东西毫发无损展示给世人的水平。”杨俏的眼睛闪亮,嘴角也带了笑意,说这些的时候她相当坚定,仿佛这就是她毕生的理想与坚持。
“这些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恐怕要付出几代人的努力,不过那也值得。”她平静的说。
林其有些佩服她,也佩服能说出这番话的人。
“古老就是你说的那位最顶尖的专家?”
杨俏的眼睛更亮了:“是的,古老非常有操守,学问精深人又谦和,平时只许我们称呼他老师,这么大年纪还坚持奋战在一线考古,直到最近身体不太好了才退下来在研究室工作。他也是非常坚定反对挖掘帝王陵的人。古老说,文物是不可再生的,不到万无一失不能轻易去发掘,把它们留在没有开掘过的墓葬里,起码墓室里稳定的状态更适合保存。古老说现在的人工环境完全没有把握保存文物,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丝绸到现在还只能放在冰箱里保存呢。”
听这姑娘一口一个“古老说”,活脱脱一个这位老先生的脑残粉,林其虽然听她的描述也对这位古老产生了好感,但还是觉得有点好笑。而杨俏还在不断的介绍。
“古老说,现在那些不断在各种场合呼吁发掘帝王陵寝的专家目的大多并不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