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22.好日子
    三月初八,是个宜修造动土的好日子。一大早,泥瓦匠就赶着炉子驮着瓦片带着工具过来给沈砚北修葺屋顶。

    其实沈砚北想请人把墙也刷一刷,但这几日他做的已经够显眼的了,家里余钱也不多,刷墙上灰只好往后推了。

    泥瓦匠王师傅是个四十来岁的汉子,做这一行已经很多年了,当初原主家建房子请的人里就有他。

    只是换瓦片,并不需要花费多少功夫,只需把破烂碎裂的瓦片揭掉然后往瓦片上打上泥浆覆上去,再盖上新的瓦就可以了。

    古代是没有水泥的,这里的泥瓦匠建造房子时是把石灰砂浆和黄黏土的混合泥浆作为粘合剂的。沈砚北看着木桶里那灰扑扑的泥浆微微皱眉。

    他以前去长城游玩的时候,曾经好奇古人在没有水泥的情况下,是如何完成这种如此浩大的工程,于是上网查过古代没有水泥,长城是如何修建的。网上的资料就有提到古人是怎么砌墙的。

    最早的是用黄泥土加稻草,后来发明了石灰砂浆,可石灰砂浆的强度不高,难以建造大型建筑,而且不能在潮湿的环境下施工。人们极力对石灰砂浆进行改造,就想出了往石灰砂浆中掺入黏度较高的黄黏土的办法。而沿海地区的人们又想出了另一种比石灰砂浆性质要优良许多的粘合瓦片上剂,叫蜃灰。所谓蜃灰即是把贝壳煅烧后得到的灰烬。蜃灰加黄黏土修筑的效果比以往更好!

    比蜃灰加固效果更好的新石灰材料是三合土,把石灰黏土和沙子加水按一定比例粘合,就成了华国古代版本的“混凝土”!这种三合土得到广泛运用,但后人又发现了一种更为先进的建筑材料,那就是糯米石灰浆。

    把熬得粘稠的糯米汤掺入石灰砂浆中,糯米作为天然的粘合剂,大大提升了砂浆的牢固程度。用糯米石灰浆建成的桥梁城墙历经百年而屹立不,比如长城。

    沈家村地处南方,糯米有不少人家种,可是却没有人使用这种糯米石灰浆来盖房子。

    糯米石灰浆的使用在明清时期已经普及,而明朝才传入的玉米花生这个时空的前朝就开始种植了……

    想到这里,沈砚北眉梢一跳,忽然想起一件事。

    玉米花生是明朝的时候传入的,而另一种农作物同样也是明朝的时候传入中国的——辣椒!

    沈砚北有些心塞。都有玉米花生了为什么没有辣椒?辣椒那么好吃的东西怎么就没有呢!

    正想叹气,沈砚北又想起一件事!

    当初辣椒传入明朝的时候,并没有应用到饮食上,而是作为名贵的泊来植物用于观赏!

    沈砚北眼睛亮起来。

    他没在田里发现辣椒的身影,会不会此时的辣椒也是作为盆栽被某位豪绅或者权贵摆在家里用来观赏呢?

    想到这种可能性,沈砚北心里那个激动!但现实给他泼了一桶冷水。

    他一个穷酸秀才哪里认识什么豪绅权贵?

    “沈秀才!”

    一道吆喝令沈砚北回过神来。转头一看,木匠的两个徒弟赶着牛车往这边走,牛车上装着许多板块。

    他定做的家具到了!沈砚北忙上前招呼两人。

    春日温暖的阳光洒满枝头,微风拂过,花枝摇曳,连着人心也荡漾起来。沈砚北客气地请人把家具搬进屋,脸上的笑容比那春光还要灿烂。

    他订的大床到了!今晚能抱着媳妇好好睡一觉了!

    顾长封在后院喂小鸡崽和小鸭子,听到动静忙洗了手来帮忙,可被沈砚北阻止了。

    “你内伤还没好,不许胡来。”沈砚北抓住他的手,低声道。

    屋里有人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