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汤汤流水 波光明灭 —读《》
数他人构成的波涛,就不成其为河流江海,不成其为世界。 五 奇儒小说的奥妙,在于他慈悲心怀,众生平等观念,和尊重个人立场及其个性价值的现代人文意识。所谓慈悲,所谓众生平等,其实也就是对生命的爱戴和尊重。而生命,并不是抽象的概念,总是以具体的,准确说是个体的形式存在。对众生生命的慈悲,不可能不注重个人的生命形态和价值。上述关于敌人的妙论,就是基于这种对个人的理解和尊重。 《凝风天下》的最大关窍,正是作者对个性生命的关注和尊重。其中的人物形象,并没有被他们的门派、团体、民族、国家等等所属关系所拘束,也没有被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或性别身分所限制,而是让每一个具体的人物在这些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按照自己的身份、立场与个性做出自己所特有的人生选择,从而使得这部小说呈现出千姿百态的个性风景。对生命及其个性的重视,不仅是众生平等的实际基础,而且也正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关注个体生命过程中的个性风采,使得这部小说叙事的变量更多、变量自然也就更大。一见钟情,反目成仇,一握手而成生死之交,一闪念而善恶殊途,人生的无常,表现于因缘果报,根源则在个性主体的选择,更深的根源当然还是生命的冲动和人性的本质。不同的身分、不同的立场,加上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情绪,再加上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情感心理,能够排列组合出多少人物的形象和故事,多少人生的因缘际会,和多少人性的层次或侧面?如果世界是一条河,那么每个人就都是一滴水,或一道波,或在主流,或在支流,或在潜流,或在回流;如果世界是一片汪洋,那么每个人就都是一条河了,或向东拐,或向西弯,或向南走,或向北折,最终却总是有其注定的共同方向。小说《凝风天下》及其中人物,当作如是观。 不必说唐凝风、龚天下这两位主人公性格不同,就是与唐凝风行径类似的俞欢,实际上也比他冲动快一步、反省慢一步,视界小一点、豪气大一点。武林三老中,银大先生坦荡中正,鼎大先生深邃曲折,藏大先生别有法眼。天下三人中,宣任运豁达流利,布惊冷静理智,司马武圣火爆霹雳。兵王五子中,羽墨有王者之风、佛徒之怀,吞星有良相之智、救贫之举,追日有豪侠之气、报恩之心,绝杀有乖僻之性、牺牲之义,离魂有偏至之为、忠贞之情。藏家二姝,大小姐藏雪春风化雨、聪明温润,二小姐藏雅艳阳出岫、热烈蒸腾。其他诸多人物,不必一一列举。作者不仅注重人物的性格,更注重人物的生命状态,和不同的生命历程。 值得注意的是,书中人物的行为随机缘而变化,性格的表象也要经过几番风云变幻才会雾散烟消,让人之本性水落石出。宗王师挟持少林印真,为救父亲而先救人,出入魔道与佛道之间。扬岩要杀宗王师,一经生死考验,竟然相互援救,仇怨泯灭,反成人间至交。名满天下的第一奇人大智者邝山海居然也有自私之心、暴戾之性;而前辈智者颜龙月育的一封短信,却又让他的被困四十年的仇怨化为迦叶微笑。热中功名利禄的乾坤二老,居然在龚天下的拥抱中老泪唏嘘,继而立场转换。更不用说,情绪随情境变化而变化,自然的表现和人为的表演往往驳杂难分,所以,对这部书中的每一个人,不到尘埃落定,你就无法为他画像定型。与那些一目了然的形象相比,这部书中的人物显然更加接近人性的本来面目。 更值得注意的是,虽说书中的人物形象千姿百态,人物的行为千变万化,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但仍然有其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人人生具佛性,人人都有善良、慈悲和高贵的一面。这是奇儒之书的佛谛,也是《凝风天下》一书的思想主题。所以,武林英雄榜上的新人与旧人之间虽有嫌隙,但关键时刻还是会出现扶老携幼的感人画面;正派与邪派之间虽有矛盾,但在你死我活之外却仍有善意情怀;蒙古鞑靼与中原武林为敌,但首脑之间却仍怀
-->>(第7/8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