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宁堡秉持着外紧内松原则,大部分设施就算是普通列兵也能通行。贯彻着的公民制度虽赋予了波塞冬军人们平民自由,但只限于成年前与复员后,所以不乏看见在整备厂特别规划出的青少年教学区里,由真正技师带领的一群少年团。
她身姿笔挺地喝完了可乐,玻璃瓶插进回收箱中。抱着胳膊于候车点等待到十二点整。旋即从整备厂里涌出乌泱泱的工人们,见怪不怪地瞧过身着秋季斑点迷彩作训服的军官们,与之泾渭分明地划出线来。是的,半月湾总部的海底石油开采维持各大基地运转配额已是不易,牙缝里挤出来的盈余还必须用作舰队储蓄。一切不必要的燃油消耗在波塞冬都是严格限定的,贵如阿斯特丽德这等中高级军官,照样妄想私人吉普。基地内部除非是部门主官否则一律搭乘通勤车交通。
车窗外即是如龙般耸起的丘陵山脉,每逢见此,阿斯特丽德脑中很自然地蹦出一串串数字。唯有一众多肉植物与仙人掌能根植于核战后异常贫瘠的土壤内。解脱了自然竞争,个顶个极为雄伟。但是吧,其下数层防辐射铅板面估计更是主因之一,本宁堡陆军避难所即在此下,维系着莫妮卡陆军最后的尊严。
不比梅波特守卫森严的潜艇洞窟入口,半开放式洞穴内的升降梯只需要识别卡一刷即可。阿斯特丽德眯着眼望着洞窟顶上的日光灯,在地下八百米看来几近不可见。这是人员进出口,防爆门久开不闭,在输送梯另一面,熙熙攘攘的人群汇聚起秩序长队。
“进去吧~”守卫们才不管谁军衔高,手一伸,竭力维持着交互长队,这时候阿斯特丽德前胸贴后背地被挤出升降梯,跟从前挤地铁般,直到到了阶梯才松了
口气。
数百级石梯棱角磨平,迈出通行口,顿有开朗之意。人工太阳镶嵌在随着时间变化而自动调换背景色的幕板顶壁中,光芒不带一丝热量。柏油路面纯是自行车的天下,偶然间驶过的有轨电车和公交车无不是搞得乘客脚不沾地。避难所人口容量是不足的,自然会更集中于少数区域。
相比于只有可怜巴巴两三个,以配给中心环绕出的跳蚤市场的半月湾、梅波特,定期与大陆土著同时进行战争、贸易、掠夺,并与土著城市建立单向联系的本宁堡显然开放得多。避难所街道开设了大量军人服务社,日常物资丰裕时允许售卖外来的皮毛与鞣制品、经过消毒却少了风味的土著食物。比如最受欢迎的恶水酸梅与红桑葚、腐狼肉干等。阿斯特丽德瞄过一眼价格,一公斤梅子就要花去她月劳动值的十分之一,不过琳琅满目嵌满了宝石的小工艺品反而极为廉价。
地表建筑的兴建使得列入尉官的波塞冬军人们都拥有地下地上两套住宅。阿斯特丽德自动分配到的公寓正好邻近转运站,和相生的“wehrmacht”市场。据称是前几十年某个手眼通天的家伙打算弄个沃尔玛开开,结果被将军大手一挥。“那就国防军吧。”
流水线直接把一箱箱弹药送进车皮,监督员举起蓝旗,示意无误。阿斯特丽德很自觉地捂住耳朵,蒸汽机车轰鸣着驶离轨道,它们会在地底隧道绕上数百个圈才会在本宁堡铁路守备队护送下去往最近的亚特兰城。
战前建造的标准公寓楼压根就没装修,比起半月湾的房间差太多了,漏水开裂比比皆是。好在阿斯特丽德住的一边紧急修缮过,重新装修过。没错,这“黄金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