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三国与晋国罢兵言和。
其次,三国承认晋侯生乃是晋国正宗的地位,承认郑忽晋国执政的地位,承诺不以任何借口干涉晋国内政。
再者,三国要赔偿晋国在战争中的损失。
这一条,其实是争论的最久的。
因为三国首先攻打晋国不假,但是三国联军几乎全军覆灭,再赔偿晋国在战争中的损失,三国国君明显感觉吃大亏了。
但郑忽就是不松口,要求三国必须赔偿,不然,就没得谈了。
郑忽的态度如此强硬,三国国君无奈之下,只好点头答应。
当然了,郑忽并没有狮子大开口。
如果他狮子大开口了,还真有可能谈崩。
这完全没有必要,他最终的目的和三国国君是一致的,就是和平。
接下来,郑忽同样承诺不会以任何理由干涉三国的内政,不会侵犯三国。
说实话,这个承诺,郑忽自己都不信。
不信归不信,但并不妨碍他如此向三国国君承诺。
讲道理,若不是郑忽灭曲沃损耗太大,他还真想顺道灭了三国。
三国协助曲沃入侵晋国,这个机会和借口是非常难得的。
可惜,实力暂时不允许,只能暂时作罢。
不过,也没关系,只要想灭了三国,还怕找不到借口吗?
未来有的是机会。
四国达成的协议,这四点是主要的,其他还有一些小的条款。
总而言之,协议达成之后,皆大欢喜。
三国不用再担心晋国的报复,而郑忽也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
这对任何一方都是有利的。
两方都有意罢兵休战,协议自然容易达成。
毕竟,继续打下去对双方都是不利的。
三国即便是联合起来也耗不过晋国,而晋国就算是最终取胜,也是惨胜。
没有人愿意承担这种后果!
最终三国国君和晋侯在耿邑在天地鬼神的见证下,歃血而盟。
约定共同遵守盟约,违背盟约者不能够享国。
郑忽听闻此言,也是在心中轻笑不止。
和晋侯这种被完全架空的人说不能享国,这能有什么约束力。
奈何郑忽不是国君,即便是他和三国歃血为盟,那也是代表的晋国。
所以,无论怎么歃血结盟,对郑忽来说,都没什么约束力。
再说了,天地鬼神见证又能怎样,郑忽根本不怕这一套。
也就此时的人笃信于此。
一纸盟约,几句虚无缥缈的诅咒就想吓住郑忽,只能说太天真。
不管怎么说,盟约的订立在此时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
郑忽在短时间内也不准备背弃与三国达成的协定。
终归是对自己有利嘛!
他完全可以借着这段和平的时间,好好的休养生息一番,同时大力推行的晋郑融合方略。
无论什么时候,增强实力总是必要的。
而且,暂时做个守信的人,也能改变一下其他人对他固有印象不是?
他现在好歹是晋国的执政卿了,总是背信对他的威信力是有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