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普通版有好多呢,要看运气了。”
仲婕看了眼走在前头的林妈,小声地笑道:“那你说会不会凑巧运气爆表,你能进宁柠的那个班呢?”
“大白天的,我就不做白日梦了吧。”姜萌有些沮丧地说道。
宁柠是一个初中毕业就开始看数学论文的人,完全符合老师眼中尖子生的标准,姜萌那可能和他同班啊。
沙中前两年刚过80年的校庆,校园都是重新装修粉饰过,看着就像是新落成一样。
这里走出过共和国历史上不少名人,校庆的时候还有几位院士回校,可谓是一时风光。
作为长江省的重点中学,踏进校门,在很多父母看来,就等于是踏入了大学的大门。这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不少家庭愿意出几万,甚至十几万的赞助费。
最好的老师,最好的生源,哪怕是学得不行,搞搞人脉,以后踏上社会也用得上。
有钱人眼中,每一分钱都是花得有价值。
校门口人流如潮,还有不少带着大包小包的家长,里头不少是穿着粗布衣裳的庄稼汉。报道的新生中有很多是住校的,他们要先去宿舍区安顿下来。
衣着鲜亮的父母和同样打扮新潮的子女,衣裳干净、简陋的父母和土里土气的子女,在校门口汇聚。
哪怕中间有些女人嫌弃乡下人脏兮兮,可没有人会讲出来。
因为贫苦,代表着更高的天赋和更多的努力。
农家子弟付出了更多,才能和富家子弟出现在同一所学校里面。
应试教育固然存在很多弊端,也素来为很多人所诟病,觉得这样培养出来的都是读书的机器。
可如果采取美利坚一样的教育制度,绝大部分的农家子弟连成为机器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们根本就负担不起学费,也没有门路进入重点学校。
姜萌在人群中认出了一些补习班熟面孔,匆匆打了个招呼。
有的家长着急慌忙,拥挤着去大厅里确认孩子的班级。
进入靠前的精英班,当然是让人开心,要是靠后的实验班,不免鞭策孩子几句,让好好努力,等进入高二的时候,能换个好班。
名册就在那里,又不会张腿,林妈一点都不着急。
等人稀疏了些,林妈才过去查找名字。
一共是十五个班,姜萌在十二班,其实已经很靠后了。
“我和你一个班呀!”仲婕开心地囔道。
姜萌欣喜的同时,快速地浏览了下班级里同学的姓名,并没有宁柠的名字。
去往班级的时候,姜萌瞥了眼最前面的一张纸,宁柠在最前面几个。
差距,从一开始就已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