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十章
结果今天,刚才,齐涉江居然把这个小动作给表现出来了,而且演出了一种细节决定成败的感觉。只一个动作,即便长得完全不像还年纪轻轻,也让洛霞瞬间想到了外祖父。

    这是巧合,还是齐涉江上哪打听来的等等,他不是和孟静远熟悉,难不成孟家人说给他听的小印月和孟家人可是认识的。

    齐涉江也不知他们在想什么,他和小印月相交数年,常在一处,对小印月的一些生活习惯还是知道的。

    小印月吃喝上很讲究,有的东西不一定爱,但要是对嗓子保养好,他就会吃、用。

    此时他已经接着往下演了,这里好像是个小印月救场的桥段,要唱上几句。

    齐涉江抻了抻腰,幅度不大,小印月总说,他上台前非得抻抻,嗓子才痛快。

    汴戏齐涉江也学过,这戏打北宋传下来,这么多年就没怎么变过,唱法尊的古调,没有太多花巧,自有一番韵味。

    虽说以汴为名,主要是因为在汴京发扬,音韵却循着祖师爷的泽地之声。当然到后来,用哪地方口音演的都有,只有大家伙儿喜欢不喜欢的区别。

    齐涉江已起范儿了,细步走了一段,走动时脚步仿佛没动一般,站定一踮脚,斜脸望去,念了四句韵白

    “霜钟未响柳飞绵,禾花打在春水畔。旧曲翻作新宫调,谱甚离合与悲欢。”

    像,真是像

    唐双钦看了很多录像,也和洛霞等顾问聊了很多,怎么会看不出齐涉江模仿得有多好。跷着腿一坐下来,就是他心目中那种百年前的气韵。

    一个人一张座儿,活生生把周遭,都变成了后台。

    再看小印月的外孙女,洛霞女士呼吸都加快了,有点激动。

    要洛霞这内行来听,不说汴戏水平有多高,反正错处挑不出来这也是相声演员模仿时的标准,不能让内行看笑话。

    最妙还是抓住了外祖父举止、言谈、唱腔的特点、神韵。

    洛霞的想法一下子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从之前对齐涉江不太看好,到现在禁不住心中好感,面带微笑。

    他们临时叫的人来,齐涉江做到这一步,要么天赋好又用心,要么早就喜欢、研究过小印月。

    洛霞一边继续听,一边在腿上打拍子,打着打着她就发现了,齐涉江的板眼极准仿佛随口唱来,也没伴奏,该落的字都正正好落在板上。

    什么叫板眼

    都说有板有眼,这传统华夏音乐里,一小节里头最强的拍子是板,其余的弱拍就是眼。有分一板一眼二拍子,一板三眼四拍子的。

    板眼错了,节奏就乱了,如是戏词押韵,也一定是押在板上而不是眼上。

    有句话,叫“字是骨头,韵是肉,板是老师傅”,要做到有板时若无板,无板时却有板的地步,这才能开口就来,不乱了节奏。

    这么说,这时拿汴戏伴奏录音来,和刚才齐涉江的录像去和,能严丝合缝地合上

    齐涉江唱完这段,又念了几句台词。剧本上最后一个动作,应该是喝茶。正好桌上有杯水,他顺手就端起来当道具,喝了一口,非常自然地加了句话“水怎么是冷的”

    就是这么一句话,让唐双钦一拍桌,“好”

    他都激动得想说脏话发泄了,夏一苇到底怎么生出这么个儿子来的这简直是基因突变啊

    齐涉江端杯喝水的动作,挑剔的台词,分明透着小印月台下那股神气劲儿,又更加年轻化。这无比自然、顺嘴流出的一句话,好像他真是戏台上的角儿一样,否则怎么会在意这样的细节。

    刚刚嗓子才唱热了,哪能喝凉水


-->>(第3/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