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是中国百姓们全都具备的技能,穿丝衣还是毛皮是区分一个民族是华还是狄的重要标志。因为桑树没长腿,只有农耕民族才有机会养蚕茧,缫丝织绸。而在华夏民族的形成里,更北方的狄人千百年后还是狄人,而南方的楚国等被称为夷的国族却很快融入了华夏族的大家庭里,不得不说双方那相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彼此的融合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认同感,而那穿皮毛的游牧部族便没那么好运了,这也是他们一直被排斥的原因。
临淄城里发生的事在华夏诸国里并非个例,由于养蚕的技术还是较容易的,所以在条件合适的地方十分普及。而桑树并不挑地,连齐国的那些盐碱地也能适应,而且生根发芽容易,生长的又极为迅速,无论是树木还是灌从都能为蚕提供粮食。
在这人少地广的春秋时代,即使是居住于城里的临淄的居民,他们普遍都居住于庭院式的建筑之中。纵使再贫穷的人家,也有一处带院子的立足之地,哪怕是用荆柴作篱笆,也能圈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条件,齐鲁之地的人们都喜欢在自己的宅院之中种上些菜蔬果木,养殖一些鸡鸭禽畜,以此补贴整个家庭,这就是著名的庭院经济,也算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
孟子是最欣赏这种庭院经济的人,他曾说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所说的便是在庭院里种上两排桑树,养上几张蚕,所产的丝蚕便能让老人穿上丝帛制的衣裳。
正是因为种桑养蚕有这样的优势,所以临淄的国人中全都种桑养蚕,就连齐国的宫中也不例外,园圃中有大量的桑树供宫中宫女采桑叶养蚕,这也是宫中衣帛之类的主要材料来源。
而就算家中桑树不足,但城里城外还是有大量桑田在的,这些桑田有的是人工种下的,还有许多是天然桑林,为养蚕提供了丰富的食料。此时也有在树上放养野蚕的,不过那多是在栎树上放养柞蚕,柞蚕丝较之蚕丝颜色发黄,也更为粗糙,莱夷之地盛产柞蚕。
所以这满街关门闭户,白曰采桑,夜间挑烛的情景便不算什么了,毕竟此时就产这么一季春蚕,自然要好生照看着。关门闭户能防止外人将传染病带进来,而随着蚕宝宝不断成长,它们的食量也越来越大,就算在夜里也要起夜喂上两次,以便让他们长得又白又胖。
农事为国之本业,白即位之后便在农事上投入了不少精力,但都集中在发展新农具和新的生产方式推广上,对于至关重要的纺织业投入不足。毕竟这年代的纺织品还都是些丝麻制品居多,既没有棉花也没有化纤,更没有后世那些自动化的生产设备。
而就是植物纤维里,由于棉花尚在印度西域一带,这种后世应用最广的植物纤维与中国无缘,而在此时国人的服装面料依赖丝麻。可在后世里的丝麻制品早已退居次席,白对此接触太少,提不了什么好建议。
但万变不离其宗,从原始的手工纺织业向机械化的进程中,白认为生产方式和工具的改进最为重要。至少对此时的工具而言,白感觉用纺锤将那原始的陶轮取代,再用人力手工的纺车取代纺缍,最终再用水利纺织是一条正常的科技术,白也命齐国的木匠开始尝试。
而生产方式上的进步就要依靠更好的方式组织生产,过去白对纺织业这个由女性主导的产业重视不足,现在有了时间自然也要关心一下。不过就在白试图在宫中发表一番自己的见解时,却被王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