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新官,文武
卢象升出了知府衙门,通判和同知还有一大票官员衙役跟在他后面。谭良栋见卢象升出来,下了马,和卢象升并排站立到一块。 跟在卢象升后面的官员们看到谭良栋和卢象升并排站立,面色一下都变得很难看。 嘉靖后期,明朝边患严重,由此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将领,并借着高拱张居正的改革,武将的地位被提升不少,可以有机会参与中枢之事。 然而,在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没有张居正那么强的能力,能压服文臣,在不上朝后,朝廷的党争愈发激烈,大量优秀的将领被卷进党争,要么无声无息的消失,要么被杀,要么战死在疆场上。 戚继光死后,他耗费一生心血编练的戚家军是怎么消失的,朝廷文官的心里就没有点数吗? 同知和通判看着和卢象升并排站立的谭良栋,心里很疼,难道以现在的局势,武人又要抬头了吗?卢象升年纪轻轻,因为“练兵”当上知府,大家都能忍,再怎么说卢象升也是经过科举的读书人,谭良栋呢? 谭良栋察觉到后面官员的眼光,往后看了看,这些官员的眼光各异,有的带着鄙视,有的带着害怕,但没一个是带着欢迎的。 “建斗,看来,有些人很不欢迎我啊!”谭良栋眼中闪过一丝冷色,慈不掌兵,领吕梁营三年多,谭良栋性格中冷酷的一面可是丝毫不少。 卢象升对这也很无奈,文人和武人之间天然就有着矛盾,就连他卢象升当初也有,要不是谭良栋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将,不然他也不会和谭良栋以朋友相交。 “别理他们,先办我们的事情。” 谭良栋点点头,翻身上马,对着已排成五列的新兵营道:“全体听令,以五人为一小队,全城戒严!” “是!” 州城的百姓们在看到军队入城后,预感到要出事,都跑回了自己家,正好也方便了吕梁营的戒严。 在衙门前静坐的举人秀才们听到卢象升和谭良栋要全城戒严,都吓了一跳,为首的张举人站了起来,朝着卢象升身后的同知和通判道:“两位大人给我做主啊,学生苦学多年,好不容易考取举人的功名,这是朝廷的脸面啊,哪能被乡野村夫们辱没。” 同知和通判立刻躲开,这张举人跟他们有关联,当初吕梁营推行时还找过他们,被当时还是中阳县令的卢象升强压下去,现在他们就更不敢管这事。 衙门的其他官员和小吏就更不敢管了,纵使这些搞静坐的举人秀才还有童生们都跟他们有联系,但现在谁敢出头。 卢象升冷冷的盯着张举人,无论是衙门官员还是这些举人秀才,他们都没料到卢象升会直接动用军队,并且谭良栋还支持卢象升。 在文贵武贱的大氛围下,官员和读书人们对武人有着发自心底里的轻视,读书人的事情,也是粗鄙武人能管的吗? 在军队入城后,都傻眼了,看卢象升和谭良栋的架势,已经不仅仅是在阻止他们静坐,戒严之后肯定会有着大动作。 张举人已经预感到不妙,在同知和通判两人甩锅后,直接跪倒在卢象升跟前:“卢知府,小生有罪,小生有罪,小生有事要说。” “什么事?” “卢知府,这里不能说。”张举人说完瞅了瞅卢象升身后的官员们。 谭良栋坐在马上,饶有兴趣的看着张举人的反水,看情况,这是要给卢象升供出暗中支持他们静坐的官员。 卢象升朝谭良栋使了个眼色,谭良栋会意,让亲卫把张举人带进衙门内,自己随后跟着进去。 官员和小吏们都面面相觑,随后就听到卢象升的声音:“本府要亲审,其他人在衙门外等候!” 卢象升径直走进衙门,亲卫把衙门的大门关上。 门外的官员有的脸色发暗,张举人的反水他们也看出来了。 衙门内,卢象升直接道:“说吧,不要浪费时间了。” “卢知府,小生我一直都是支持您的,在衙门外面那般作为也是被人所迫。” 紧接着,张举人就把那些暗地里“鼓动”他这样做的官员们都供了出来,有岚县县令,有州府的推官,还有通判和同知的放任。 “良栋,听到了吧,这就是我大明的官员,百姓流离失所没人去管,动了他们的利益比谁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