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改造飞雷炮
遵义府,余生和民夫们在遵义府的码头处稍事休整后,便再次出发。走陆路比不得水路,需要民夫们用独轮车推各种物资。从船上卸下物资后,整整装了一千多辆小车,在码头上排成一长串。 朱燮元在重庆府征召了两千民夫,本来余生还觉得两千人有些多,现在看来只是勉强够。这些物资里除了gongying吕梁镇的外,还有民夫们的吃食。 “打仗就是打钱啊!”余生暗道,在重庆府给吕梁镇筹备的物资只有一半是粮食,剩下的以各式装备、衣服为主。 跟随余生的huoyao局大师傅在京城见识过上万军队的后勤gongying,相比较那,吕梁镇的这点就只是小场面了。 从遵义府出发,沿途经过蔺州城,然后转道进入普市所,便到达目的地赤水卫。 在赤水卫的谭良栋得知余生带着一批物资从重庆府而来后,便派出牛凉前去接应,双方在蔺州城相遇。 在牛凉的协助下,余生带着民夫们顺利抵达赤水卫。 赤水卫,谭良栋看到余生后面长长的小车队,拍了拍余生的肩膀,道:“余司,辛苦了!” 余生摇摇头道:“我不辛苦,就是跑跑腿,倒是帮助运送物资的老百姓辛苦了!” 谭良栋默然,古往今来,人们只注意到得胜而归的大将军,却从来没人在意过在军队后方默默运送物资的普通老百姓。一场战争的胜利,需要各方各面的条件,但不管怎么说,后勤都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后勤司早已安排好各项物资的存放处,物资抵达后,余生开始安排吕梁镇留守赤水卫的士兵和民夫们卸下物资。 “这位先生,还请到炮队一观。”谭良栋得知跟随余生来的是成都huoyao局的大师傅,并且这位大师傅对吕梁镇的火器部队很感兴趣,便邀请道。 “将军客气了,当不得先生一称,我名李海生,称呼我名即可。”大师傅摆摆手道,先生一般是对读书人的称呼,huoyao局的大师傅虽属顶尖的工匠,但也不敢受这个称呼。 谭良栋哪知道这些礼仪,道:“李师傅,那请。” “好。” 炮队在赤水卫轰击了张彤的先头部队,实现了吕梁镇第一次步炮协同,发挥的作用不小。在从毕节卫回来后,谭良栋曾想着把炮队用到进攻毕节卫,但被两个现实问题难住。 一是交通问题,从赤水卫到毕节卫,需经过一段山道,以郭世贵的经验来看,飞雷炮是过不了山道的。 二是飞雷炮自身的问题,早在吕梁的时候,飞雷炮刚一出来,原理是用弹射的方式发射huoyao包,这在平地或者吕梁那样的战争场合下还能使用,换到毕节卫就不是很适合了。 毕节卫的大小堡垒全部都是就地取材,使用的石灰岩,质地坚硬,飞雷炮的轰击要想起效果,必须增添huoyao包的数量,但那样一来就大大影响了本就不远的射程。况且,一旦huoyao数量过多,huoyao包不一定能弹射出去。 交通问题好解决,谭良栋已经在召集人手,准备把那段山道拓宽,并加上护拦,所考虑的只是消耗的人力物力问题。真正难以解决的是飞雷炮的问题,谭良栋前世是做工程机械的,解决不了炮队面临的技术问题。 李海生听了谭良栋关于炮队的问题,细细思索了一番后道:“将军,我有个想法,不过需要到了炮队看过后才好确认。” 谭良栋闻言大喜,不愧是京师huoyao局的大匠师,经验就是丰富,立刻道:“好!” 终明一朝,不管是在朝廷还是民间对huoyao、火器的研究一直都有,但限于儒家文化特别是程朱理学的限制,对这类东西的研究无法成体系,一直以来都是各地的匠人单打独斗,导致在嘉靖之后明朝的火器技术开始落后于西方。 现在辽东战场上使用的红夷大炮就是明朝廷购买自葡萄牙,后面通过红夷大炮自己又仿制了一批,改作红衣大炮。 炮队营地,郭世贵得知谭良栋要来后,早已等候在一旁。 见到郭世贵,谭良栋介绍道:“李师傅,这是我炮队的教员郭世贵,极善使炮。” 李海生拱拱手道:“郭教员有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