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张轩指望在北伐之中大展伸手,将来在十几年后。用他们代替而今的老将们。
这种短期培训想要遍布全军,也是需要时间的。就如同财务整顿一样,也是按照北伐的时间表来的。当一切都做完之后,就是北方的时候。而梁化凤营,几乎是将来的北伐军示范营了。
梁化凤是秦军出身,对军中一套非常了解,进入清军之后,对这个更加明白一件事情。
清朝军制,与明朝军制,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了。梁化凤在军中几乎是如鱼得水,数年登上高位。这固然是梁化凤自己的能力,但也有他对清军体系的熟悉,不管满清怎么说,怎么撇清,但是都撇清不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清军与大明边军之间的渊源。
梁化凤在这种军事文化之中成长出来。梁化凤几乎本能的以为,天下打仗就是这回事了。但是在夏军之中,他却感受到不同的军事氛围。更重要的是军事培养体系。
讲武堂的出现,几乎震动了梁化凤的三观。
在此之前,一名大将的出现,有很强的偶尔性,要么是从下层士卒靠着自己的天分硬生生的杀出来,要么靠着长辈的耳提面授。而讲武堂却将一些机要兵法公布开来。成批次的培养将领。
即便是一年
之中,有两三个成才的,但一辈人之中,也有三五十个可用的将领,这已经是胜过了清军。
而今清军所依靠的将领都是一些什么人,是老奴的子嗣与亲戚。即便如此,从黄台吉死后,老奴的子嗣也陆陆续续的去世,特别是多铎之死,让多尔衮明显的感受到了清军高级将领的青黄不接。
这一点,夏军胜过清军了。
或许一时间分不出来,但是如果连续几十年征战,高下之分就出来了。
还有大规模下级军官的培养,对下级军官必须读书识字的硬要求。这一刀切的要求,固然将很多猛将之才给限制了。但是有这么多得力的下级军官的配合之下,梁化凤才能如今日一般,好像炫技一般的布阵操作。
这也是张轩这么多年,一直培养的军事将领厚积薄发。军事体系已经成型了。
或许并非没有破绽,但是清军第一次遇见而今的局面,这才失了手。
阿济格看得分明,他虽然脸色平静多了,但却也不至于为了而今区区小败而大惊小怪,只是这毕竟是一个小战场,数千士卒厮杀,已经将战场遍布大半,清军即便是想增兵,一时间也派不上去。
阿济格说道“让他们撤回来吧。”
“喳。”立即有人应声。
随即令旗挥舞,正在冲阵的清军骑兵,这才松了一口气。
而今双方大队人马都在列阵观望,众目睽睽之下,这些清军士卒即便是死得一个不剩,在不接到撤退命令的时候,也是不会撤退的。
不过,这时候也不是想要撤退,就可以撤退的。
两军交战,有时候宁可全员战死,也不会轻易撤退,因为一旦撤退,就失去了对所有局势的把握。就好像是而今一般。清军一旦撤退,仅存的一口气,就散了,一时间恍恍惚惚就如落水狗,丧家犬。
而退出来的骑兵也不过三百骑而已,因为两侧有夏军大军逼近,他只能掉头回清军的营地而去。此刻梁化凤瞳孔一缩,顿时看出了两个字“机会。”他呼吸顿时急促起来。
一根青筋在脖子上不住的跳动。
不过片刻之间,他就下令了决心。说道“传令下去,放弃所有阵型,向清军营地冲锋。”
这命令用令旗下达到每一个百户手中,而所有百户都毫不犹豫的向北方狂奔,一时间攻防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