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起心动念的时候,意识本身就不再自由了,它突然就坍缩到具体的概念之上,物质才可能具有确定的状态出现。”杨教授进一步解释道。
“杨教授,您现在在这里作报告,假设会议室外面有一个人从此路过,他没有进来看你,那么请问您此时在不在会议室呢?或者说,杨教授您此时是否存在呢?”第二位教授对杨教授发问。
“在这种情况下,我对他来说就不存在确定的状态。我可以在会议室,也可以在宇宙中任何一个地方。”杨教授答道。
“可是,根据我已有的意识,不管会议室外面的人看没看你,你此时就在会议室里面。不可能你此时既在,又不在。”第二位教授说道。
“这是因为你的意识参与了测量,才知道我在这里。否则,我对你来说同样没有确定的状态。”杨教授答道。
“荒谬,真是荒谬!滑稽,真是滑稽!对于微观世界中的电子,你可以这么说。对于宏观世界中的物体,就不能这样说!不管有没有人来看你,杨教授你始终就在会议室里面,这不以他人的意识为转移!”第二位教授说道。
“这位教授,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电子双缝实验中,你没有观察它,它可能通过左缝,也可能通过右峰,概率各占50,你观察之后,电子随机选择一条缝通过,所以观察者的意识能够影响物质;同样,别人没有观察我,我可能在会议室里面,也有可能在会议室外面,但我在会议室里面的概率为999999999,别人观察我之后,我就选择一个确定的状态出现——只不过我出现在会议室里面的概率极高极高而已,但我也可能以00000001的极低概率出现在会议室外面,这两个概率都可以通过薛定谔方程进行描述。所以,观察者的意识同样能够影响我的存在——比如,观察者观察我之后,说不定我出现在会议室外面的概率就变为0000000八了!”杨教授说道。
“杨教授,当电子通过左右双缝的概率各占50的时候,你可以说观察者的意识会影响电子这个物质的存在;但是你处在会议室的概率为999999999的时候,观察者的意识就不会影响你的存在,你处于会议室里面的客观现实就不以观察者的意识为转移。那么,你前面的观点——物质是由测量而产生的——就站不住脚。”第三位教授继续和杨教授讨论。
“在我看来,观察者的意识同样可以影响宏观物体的存在。我出现在会议室里面的概率为999999999,该结果似乎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但意识可能使我出现在会议室外面的概率由00000001变为00000005或0000000八!同样以我为例,假设我现在gps定位的坐标是,y,,将的数值精确到数点后面15位,现在请问:我到底是在的左边?还是在的右边?你的意识没有观察我,我既可能在的左边,也可能在的右边,概率各占50。当你观察我之后,我随机选择一个位置确定下来。所以,你的意识同样可以决定我的存在。”杨教授说道。
一个人在家里的客厅,突然他又出现在月球上,或者遥远宇宙的某个角落,按量子力学的观点,这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它们都有发生的概率。在杨教授看来,人的意识的参与最后决定了物质状态之一的出现,因此从根本上说意识决定物质变化的走向,意识是比物质更本原的存在。第三位教授思索了一会儿,问道:“请问意识的本质是什么?意识来自于哪里?”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堆由粒子构成的原子,大约共有6x107个原子。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分子,分子聚在一起形成分子聚集体,然后形成细胞、组织、器官,最后形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