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这都是让步,陛下既退了,朝臣就要识趣,对于陛下把武安候也捎上的事就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三年前救驾之后国舅爷同陛下越发亲厚。两年前孝贞皇后病逝,陛下按着她的意思,三月后册封林淑妃为后。
侯爷大闹了一番,陛下竟未治罪,好生解释了这是孝贞皇后的意思,之后依旧是荣宠有加。
侯爷同其他宗室子弟一般上下学,宫内教学的都是朝廷重臣,讲的是治国之道。只有侯爷,老是问些科举问题,先生便说他格局小。
侯爷却道,圣人之书如何便格局小了,先生莫非不是科举出生?在座都是皇族,只有我是外戚,将来是要考科举的。
一众皇族丝毫不敢自尊,陛下连他们长什么样都未必记得,却天天和这位国舅爷共进午膳。
“听说今年要大选?”国舅爷即便在陛下跟前也不讲究什么食不言寝不语。
“问这做什么?”
“随便问问嘛,母亲准备为我相看了。近来府上不是这个宴就是那个会的,烦得很。”
“那便来宫里宿着吧。”
“那多不好,耽误我做舅舅呢。”
陛下斥责,越来越不讲究,什么话都说。
侯爷不以为意。
吃完午膳,下午习武,候爷一向是缺席的,出宫回府。
还未进府见门前车马络绎,知道今天又有什么会了,掉头就往城外去。
却遇上了忠勤伯府家的孙小姐在布施,遣了陈默去打听,又问陈砚:这个月的话本可拿回来没?
“少爷放心,小的托了那出府采办的李三才,书局上了新书,保准第一时间给您带回来。”
“嗯。”
整日里读着圣贤书,也要有些调剂不是?
陈墨很快回来:“少爷,打听清楚了,是忠勤伯府家的大姑娘在布施。”
“这姑娘倒不错,比那些舞文弄墨风花雪月的强。回去问问母亲,可许了人家没。”
陈墨一看自家侯爷有兴趣,就给他讲起这大姑娘来。
原来这沈家大姑娘素有贤名,与那些才女大有不同,十二岁起便带着人在慈安寺附近布施,多是些府上的陈粮与压箱底的绫罗绸缎。
侯爷愈发满意,回府禀了母亲,夫人看着挺高兴:“你有主意,那是再好不过了,母亲为你打听打听。”
侯爷一走,夫人就拉下脸了,忠勤伯府家的这位姑娘,简直是皇后娘娘的翻版。
世子原配早逝,留下大姑娘一个,继母进门,生下龙凤胎,原也没苛待她,偏她自己过不去,一心要出人头地,要贤名,这是一般女子该有的吗?显见的奔着进宫去的,只是她却不想想皇后娘娘还在那呢,哪里轮得到她。
她母亲大约也同夫人一样,懒得管了。后娘难做,左右她是个有主意的,她要陈粮便给她陈粮,要布施便给她人手。
嬷嬷劝道:“侯爷小呢,再说他们男人家哪分得清这许多。”
夫人头疼道:“嬷嬷你知道我的意思,他看上哪家也成不了,我是担心他将来……”
“左右还没开窍呢,夫人慢慢教便是了。”
“吩咐下去的事可办好了?”
“夫人放心,陛下龙章凤姿,府上见过的小丫头哪个不惦记,不敢说罢了,这一引导呐,自然都憋不住了。刘三才那也按您的吩咐这次送了点‘不一样’册子。”
“